一、国家能源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研发中心
2010年1月,国家能源局正式授牌成立国家能源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研发中心(简称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研发中心)。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研发中心依托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公司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建设,定位为从事核电数字化仪控系统技术研究;广泛开展国内外技术交流,产学研用相结合,共同推动产业进步;坚持自主创新,有效开展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培养高级技术人才,为核电装备全面的自主化和国产化提供技术支持及专业服务,力争达到科研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的目标。
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研发中心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基础设施及实验平台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研发中心经过改造,目前已设立了七个研究室和两个实验室并启用,满足了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研发中心技术研究、调试测试、实验分析、验证与确认等工作的开展。在实验平台建设方面,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研发中心已经建成了核电站安全级数字化仪控系统研发/验证平台、核电站非安全级数字化仪控系统研发/验证平台、电站计算机系统研发/验证平台和核电站专用仪控系统研发/验证平台等四类研发/验证平台。目前,四类平台已经全部用于新技术研发和产品试制等工作。
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研发中心重视在重点技术领域和重大项目的科研工作,确立了产品设计技术、软件验证与确认(V&V)技术、测试技术与设备鉴定、系统集成技术等四类主要研发方向,以此为基础,针对核安全级数字化控制保护技术领域,重点开展了核安全级控制保护系统样机研制、国产化二代改进型核电站反应堆保护系统工程样机研制、核安全级软件验证与确认(V&V)技术研究、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产品可靠性技术研究等七项重点研发课题。目前,各研发课题都已经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其中工程样机已经研制成功并通过专家评审,核安全级软件验证与确认技术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流程方法并开展了核安全级仪控系统本身的全面的V&V活动。
随着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研发中心的技术积累和重点科研工作的开展,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研发中心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2011年承接了国家能源局牵头组织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平台研制”课题,其主要任务是:自主完成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平台需求设计;研制核安全级数字化仪控系统平台工程样机,实现产品化并完成应用技术研究,可直接应用于二代改进型和AP1000、EPR等三代先进压水堆机组,直接替代进口产品,实现全面自主国产化;开展核电站多样性及纵深防御原则在仪控系统应用技术研究,并开展相关数字化仪控系统平台研制;研究具有可操作性的核安全级数字化仪控系统设备鉴定和软件验证与确认技术标准体系架构和实施方法。目前,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研发中心已经在国家能源局的领导下,按照课题合同约定,按时完成了2011年度的各项工作任务,形成了法规、标准以及需求等部分分析报告,完成了核安全级数字化仪控系统总体设计等课题关键任务。
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研发中心根据自身的情况,开展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管理工作,取得良好的成绩。一是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研发中心已经建立了一套有效的科研组织和运作规则,形成了科研管理、技术创新、仪控系统研制、生产成套和工程集成平台;二是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研发中心科研管理采取统一的电子化管理手段和方法,实现研发过程数据的统一管理,实现全生命周期中的信息、数据和工作成果的有效管理和应用,将必要的工作信息进行共享,实现工作流程电子化、研发过程自动化;三是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研发中心重视国内外合作交流,密切关注国外核电仪控技术发展,紧密结合国内核电建设发展实际情况,以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作为技术创新的重要动力,开展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目前已开展国际合作的机构主要有:法国EDF、ATOS、AREVA、日本MELCO、德国SIEMNS、TUV、ISTec,国内合作单位主要有中科院、机械工业仪器仪表所、清华大学核研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通过合作实现了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扩展了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研发中心的发展视野,促进了自身的科研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四是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研发中心将人才工作作为中心生存和发展之本,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快培养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加大关键人才引进力度、并持续完善科研运作管理机制;五是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研发中心多位专家已入选能源行业核电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及时获取行业最新动态,推动和保持了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研发中心在核电行业的领先优势,积极发挥了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研发中心在核电行业相关领域的引导作用和影响力。
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研发中心今后将根据《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和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重大技术研究、重大技术装备、重大示范工程及技术创新平台”四位一体的国家能源科技创新体系为指导,积极消化吸收三代核电仪控系统关键技术,逐步形成满足二代改进型和三代先进型压水堆的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平台,储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仪控系统关键技术,力争在提高在运、在建核电站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方面做出贡献。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研发中心将坚持落实国家能源局对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研发中心提出的技术创新任务,不断提高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研发中心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发挥自身在行业内优势,将国家能源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研发中心建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国家级研发中心。
二、国家能源电站空冷系统研发中心
2010年1月,国家能源局正式授牌成立国家能源电站空冷系统研发中心(简称电站空冷系统研发中心)。电站空冷系统研发中心依托哈尔滨空调股份有限公司建设,以大型电站空冷系统为研发方向,旨在提高我国电站空冷行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带动电站空冷行业的发展,实现大型电站空冷系统关键设备国产化,打破国外公司对该领域长期垄断的局面。
自成立以来,电站空冷系统研发中心为更好地适应新产品研发需求和保证产品质量,在基础设施和实验平台建设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电站空冷系统研发中心与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合作,对现有实验室进行了升级改造。在实验平台建设方面,电站空冷系统研发中心新建了单管实验台和电站空冷直驱式大直径轴流风机实验台,设有大风洞实验台、一米风机小样实验台和二米进气风机实验台、空气冷却器和加热器焓差法试验装置等,并加快了硬件和软件建设提升实验室整体实力,引进更多先进的焊接设备和新型检测技术设备,提高高端检测能力,使实验室更具综合性和创新能力。
电站空冷系统研发中心在技术带头人和创新团队的努力下,在重点技术领域和重大项目课题方面研究开展了一系列研发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一是在1000MW直接空冷机组空冷岛关键技术与设备研究方面,电站空冷系统研发中心以华电宁夏灵武发电厂2×1000MW超超临界空冷机组为依托示范工程,在600MW直接空冷机组基础上,研究开发出了1000MW级直接空冷机组空冷岛关键技术、世界上最大的高效率空冷单元、研制出10米以上大直径轴流风机,以满足1000MW级超超临界空冷机组空冷岛换热的要求,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000MW级直接空冷机组空冷岛的关键技术和设备制作能力。目前研究工作已基本完成,达到了项目实施总体目标,依托示范工程华电灵武二期2×1000MW超超临界空冷机组已正式移交生产;二是在600MW间接空冷系统设备研制方面,电站空冷系统研发中心实现了国内最大的首台套600MW间冷系统设备国产化,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技术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三是在核电站应急发电系统空冷器研制方面,电站空冷系统研发中心以广东泰山核电一期工程为依托,开展了核电站应急发电系统空冷器研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核电空冷器抗震分析试验、核电空冷器防暴实验和核电空冷器防腐试验及耐腐蚀材料的选取,目前已完成了设计制造,准备现场安装调试。
电站空冷系统研发中心在人才队伍建设和标准编制等方面也开展了一系列颇具特色的工作。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电站空冷系统研发中心以实施人才队伍建设策略为主线,对现有人力资源进行结构调整,提出了一系列人才引进、开发、使用的新思路。通过优化干部队伍、专业技术队伍,合理配置技术管理人才,拓宽了选人、用人渠道。大力引进与培养年轻的技术带头人,调整人才结构。电站空冷系统研发中心科技人员实行了项目责任制,以项目责任制为基础,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了科技人员的职能和才干。电站空冷系统研发中心非常重视后备人才队伍的建设,积极招聘所需的各类人才。在标准编制工作方面,电站空冷系统研发中心作为国内电站空冷行业的龙头企业,在2010年参与了国家标准《火力发电厂直接空冷系统设计规范》的制订工作。下一步电站空冷系统研发中心拟起草制订电站空冷行业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和验收等多项标准。在科技成果评奖和专利申请方面,电站空冷系统研发中心负责的600MW火电机组空冷系统研发和工程示范等5项成果先后获得国家能源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过冷却空冷器等16项成果获得专利。
今后,电站空冷系统研发中心将根据《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的发展目标和任务要求,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和任务:① 强化电站空冷系统研发中心综合实验能力;② 继续开展1000MW间接空冷机组空冷岛关键技术与设备研究;③ 研究电站直接空冷系统防冻措施;④ 扩大电站空冷系统的应用领域,推进空冷系统技术及设备在石化行业应用;⑤ 进一步制定电站空冷行业标准;⑥积极开展核电空冷系统研制;⑦ 研制加氢装置用双相不锈钢高压空冷器。电站空冷系统研发中心将进一步完善创新机制并提高创新能力,努力使我国空冷行业技术水平取得更大的进步。(未完待续)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