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获得者、SAC/TC124/SC6马雅娟访谈
2014年底,“GB/T 25476-2010 可调谐激光气体分析仪”和“GB/T 25481-2010 在线紫外/可见分光光谱分析仪”两项标准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发的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的二等奖。其中“GB/T 25476-2010可调谐激光气体分析仪”,在国家标准编制过程同时,申请主导制定了国际标准。为此,我们特意拜访全国分析仪器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SAC/TC124/SC6)的马雅娟秘书长,了解获奖的具体过程。
据马秘书长介绍,“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2006年共同设立的标准化领域全国性奖项。目的是为进一步推动标准化工作,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对我国标准化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要求。评选目的是对技术水平和编写质量高,实施后经济社会效益突出的标准项目的主要完成单位和完成人给予奖励,同时对在国际国内标准化工作中贡献突出、成效显著的组织和个人进行表彰,充分调动标准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和推动标准化领域的科技进步。
《GB/T 25476—2010 可调谐激光气体分析仪、GB/T 25481—2010 在线紫外/可见分光光谱分析仪》是2007年国家标准委第五批下达的国家标准计划项目,标准归口部门是SAC/TC124/SC6。SAC/TC124/SC6秘书处按照国家标准制修订管理办法,对标准编制过程进行了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并参与其中部分工作,包括:成立起草工作组、资料整理、试验验证、试验数据分析及国外相关产品性能对比等。
标准实施5年来,规范了产品质量,满足了市场需求,使我国产品质量可与国外同类产品在同水平竞争。其中“GB/T 25476-2010可调谐激光气体分析仪”,在国家标准编制过程同时,SAC/TC124/SC6作为IEC/TC65对口单位,向IEC/TC65提出申请主导制定国际标准,经过6年时间,于2013年9月25日正式在IEC官网上线实施,标准代号为IEC 61207-7 气体分析器性能表示 第7部分:可调谐半导体激光气体分析器。
2014年,该两项标准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项目奖二等奖。该两项标准全体参加标准编制的工作组成员及单位都荣获了奖状和证书,充分体现出一项国家标准的编制是集体的成果。
在访问过程中,虽然马秘书长一再谦逊地表示这些工作只是他们应该做的,但我们感到,“梅花香自苦寒来”,正是这些多年从事标准化工作的专业人员,兢兢业业、持之以恒地为我国的标准化事业做着贡献, 经过多年不断的历练,才获得了卓越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