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官方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论述  >>  正文

从“苹果+徕卡”看“工业4.0与深度制造”

发布时间:2015-5-15     来源:

——记永新光学毛磊总经理在CISILE 2015高峰论坛上的讲演

 
     
     

 

       423-24日,2015中国科学仪器及实验室技术高峰论坛在北京· 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届高峰论坛共设一个大会报告主论坛,及五个分论坛。

期间,中仪协副理事长、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毛磊题为《工业4.0与深度制造》的报告为大会报告主论坛掀起了一个小高潮。毛总以“2014年诺贝尔奖更注重创新应用”开篇,结合自己在光学仪器行业浸润三十多年的经历,以及去德国、日本等国考察时的体会,深入浅出的阐述了“中国与国外高端制造的差距是机会、是我们进入的缝隙”、“品质取胜”、“微创新”、“升级重于转型”等观点。

首先,毛总介绍了“工业4.0的概念、背景、目标、特征(如网络化、碎片化,灵活易变、高资源高效率、企业与顾客及业务伙伴最紧密地结合),“工业4.0将导致传统的行业界限消失,创造新价值的过程发生改变,产业链分工将被重组。“网络化”、“碎片化”等特征给制造业带来的变化是,员工可以就近,甚至在家上班,不仅可以缓解城市日益严重的交通拥挤,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破坏,还能使更多的人实现创业、当老板的梦想,更多的妇女和老人可以得到工作机会。

 

 

                                   

 

 

接下来,毛总和听众们分享了他在国外考察的见闻、轶事,还有许多经典的照片,让大家倍感新鲜、有趣。第一个故事叫《苹果LOGO背后的故事》,讲的是苹果公司LOGO的演变历史,早期的LOGO是坐在苹果树下读书的牛顿,第二个LOGO是被咬了一口的苹果,但颜色是七彩的,第三个LOGO就是我们现在熟悉的银色的苹果,符合信息时代炫酷的审美需求,改复杂为单一,加强了视觉冲击效果,事实证明,这一改革成为提升公司活力的杠杆。苹果的创新商业发展模式给了世界无数启示:品牌、创新意识、技术创新、创新联盟、关注消费者……当年这一苹果LOGO的设计师说:“我理解苹果电脑富有创新的理念,就是苹果公司LOGO背后最伟大的故事”。

 

                                                           

 

第二个故事的名字是《威茨拉尔与徕卡》,威茨拉尔是德国精密光学仪器的重要生产基地,也是德国最自豪的理由之一。二战期间盟军方面美国军队轰炸德国时,威茨拉尔是唯一被美军指定保留的地方。小镇人口不过两三万,但在上世纪初就已因为有徕卡、蔡司这样的精密和光学仪器的巨头而名震四方,成了全世界摄影者的朝圣地,连镇上的雕塑都与精密光学仪器紧密相关。全世界很多经典的照片,比如著名的“切·格瓦拉”、纪念对日战争胜利时的“胜利之吻”等等都是通过徕卡的镜头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摄影行业内有句话:“单反穷三代,徕卡毁一生”,徕卡相机早已成为摄影者品位、文化的象征,爱好、收藏、保值的珍品。

 

                                           

 

 

而苹果公司首席设计师Jony Ive曾经联合徕卡推出了世界上唯一的一台银色、无任何棱边的Leica M限量版相机,于201311月在纽约拍卖,收入用于慈善事业。制作这台相机共花费85天,动用了55个工程师,制造了561个模具及1000个原型零件。一台Leica M限量版相机的售价往往高达近20万元,昂贵的价格是徕卡的品牌标志,同时伴随的更是一种精湛的制作,一种深厚底蕴的文化。

令人感概的是,在现代工业来临的时候,徕卡也曾陷入过困境,但他们对自己的产品和工艺非常自信,坚定自己的生产理念,就是要坚持“专注于工艺品、创新技术、德国工程技术”,生产“全金属、全玻璃、无缺陷”的产品。经过不断地改进创新,他们终于渡过难关。徕卡的愿景是:“研发创新产品,为最好的像质保驾护航;不断优化流程来保证进一步的增长;投资新研发和新技术”。可见,世界一流的企业真是把创新看得如生命一般宝贵。

然后,毛总分析了中国制造业与美国、日本、德国的高端制造业的差距,他认为在精密制造领域,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在拉大,中国的高精密度设备和检测仪器几乎全部进口,光学、电子等产业多为国外代工,经济结构严重失衡。中国制造业还有没有机会?毛总认为,机会永远存在!当制造精度要求达到一定深度时,不能完全用装备来替代。中德间的差距,不是跨越式超越能实现的,而是需要有发展实体经济的环境、劳动者的理念和技能、以及技术的积累和沉淀。

毛总强调,中国与国外高端制造的差距是机会、是我们进入的缝隙,借助工业4.0,中国的经济和企业在这方面可以实现弯道超车。在新常态下,企业既要做到自身战略与国家战略相匹配,“品质取胜”、“微创新”、“升级重于转型”,重视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也要警惕过度技术创新带来的范式转变,陷入4.0陷阱。

毛总的演讲引起了听众们的热烈反响,多位企业老总邀请毛总做会下的交流,看来关于“工业4.0和深度制造”的话题还有更精彩的续篇。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版权所有   |   京ICP备13023518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3807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16号1号楼6层   |   邮编:100037   |   电话:010-68596456 / 68596458
战略合作伙伴、技术支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网(M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