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一起:吴忠勇(研究员)、王卓昆(教授级高工)、王二福(高工)、吴仕宏(教授级高工)、边宝丽(董事长)、魏复盛(工程院院士)、孟玉婵(研究员)、胡湘燕(咨询部主任/高工)、李超(高工)、孙墨杰(教授)、叶宝荣(高工);
左二起:吴东亮(高工)、孙扬(研究员)、李蔚(高工)、闫爱军(高工)、郑辉(高工)、陈云龙(副总经理)、孙利强(高工)、田娟(咨询部专责);
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
鉴定委员会成员名单
2016年7月16日上午,“化学法氨逃逸在线分析监测装置”项目技术鉴定会在京召开。鉴定会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鉴定委员会由来自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东北电力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唐环境产业集团、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全国电力行业唯一通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考核的化学计量标准实验室)等12家单位的专家组成,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魏复盛院士担任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东北电力大学孙墨杰教授和大唐环境产业集团吴仕宏教授级高工担任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成果研制单位北京华科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边宝丽女士在致辞中对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华科仪公司副总经理陈云龙作为项目负责人向与会专家做了工作报告、技术报告、技术经济分析与效益报告;与会专家还听取了项目的测试报告、科技查新报告和应用情况的介绍,审阅了相关资料。
该在线分析监测装置是针对分析监测装置取样滤芯腐蚀和堵塞、硫酸氢铵引起的取样管路堵塞等问题,在取样探杆、新型滤芯和高温喷雾洗脱技术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历时三年研制完成的。在电厂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装置运行稳定、可靠,使用维护便捷,彻底解决了管路硫酸氢铵低温凝结堵塞的问题,降低了氨逃逸的检测下限,提高了测量准确性。
经质询、答疑和认真讨论,鉴定委员会给出了鉴定结论,认为:该项研究成果首次实现了“化学法”烟气氨浓度检测技术在燃煤锅炉氨逃逸在线监测领域的工程应用,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在烟气样品采集与处理技术方面,居国际领先水平。鉴定委员会同时建议,项目研制单位应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紧编制相关技术标准,加快大批量生产和推广应用,以满足市场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