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账号?请注册会员
首页  >>  新闻资讯  >>  会员动态  >>  正文

回眸2016——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2016
年度十件大事

发布时间:2017-1-17     来源:沈阳自动化所

一、第二届军民融合成果展,沈阳自动化所成果获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注

10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北京参观第二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成果展时莅临沈阳自动化所展台,听取详细介绍,对潜龙一号”6000米自主水下机器人、海翼号水下滑翔机、海斗号全海深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翔鹰-200”无人直升机等成果给予关注。

二、新一届所领导班子产生

1116日,沈阳自动化所举行了新一届领导班子宣布大会。会上,院人事局局长李和风宣布了于海斌任所长,桑子刚、史泽林、孙雷、李硕任副所长的任职决定。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刘伟平出席会议并讲话。

三、“‘海斗号无人潜水器创造深潜纪录,入选2016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由沈阳自动化所研制的海斗号全海深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在我国首次万米深渊科考航次中最大潜深达10767米,创造了我国水下机器人的最大下潜及作业深度记录。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2016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四、光电成像精确导引技术研究集体,获得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沈阳自动化所光电成像精确导引技术研究集体获2016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在中国科学院2017年度工作会议上,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为获奖者颁奖,副所长史泽林研究员代表研究集体领奖。

五、工业4.0互联制造解决方案,入选世界互联网15项领先科技成果

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首次发布了15项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由沈阳自动化所与德国SAP公司联合研制的工业4.0互联制造解决方案入选。作为中德科技合作的典型成果,工业4.0互联制造解决方案体现了两国总理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对接的指导思想,为中国制造和德国制造在技术、标准和市场的全面对接提供了坚实基础。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沈期间也实地参观了工业4.0示范生产线。

六、微纳观测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子刊

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纳米课题组,在具有实时视觉反馈能力的扫描微透镜超分辨成像技术方面的相关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该成果对于纳米机器人性能和功能的提升,以及纳米制造和生命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七、中科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新园区基建项目全面开工

在省、市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科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基础建设工作稳步推进,高效、如期完成了规划、环保、消防、人防、净空、地下空间预审等审批手续,以及项目招投标工作,于20167月全面开工建设。

八、海洋机器人创新研究团队获中科院十二五突出贡献团队表彰

沈阳自动化所海洋机器人创新研究团队获评中国科学院十二五突出贡献团队称号。该团队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封锡盛牵头,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及前沿科学研究,研制了八大谱系二十六种类型海洋机器人,在海洋机器人工程科技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中国科学院人才工作会议上,林扬研究员代表研究团队领奖。

九、于海斌研究员当选国际电工学会机器人应用技术咨询委员会首任主席

3月,在美国举行的国际电工委员会机器人应用技术咨询委员会(IEC ACART)首次会议上,于海斌研究员经投票选举为IEC ACART首任主席。这也表明我国机器人研究及产业化领域在国际具有重要地位,使得沈阳自动化所的国际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十、沈阳自动化所获批先进机器人学与机构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1216日,国家科技部颁发认定证书,同意认定由沈阳自动化所与英国伦敦大学、爱丁堡机器人中心联合申报的先进机器人学与机构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为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该中心的成立,有利于提升我国在智能服务机器人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水平,促进我国机器人学科技人才引进和国际化培养,为开展中英在机器人前沿技术领域的合作研究提供良好的平台。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版权所有   |   京ICP备13023518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3807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16号1号楼6层   |   邮编:100037   |   电话:010-68596456 / 68596458
战略合作伙伴、技术支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网(M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