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官方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场信息  >>  正文

2020年中国集成电路制造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
析 2025年产量规模将破4000亿块

发布时间:2020-4-17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三大核心区域集成电路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集成电路制造行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也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核心和基础。


过去十年,中国集成电路制造行业进入快速发展轨道,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技术创新取得实质性突破,一批优势企业脱颖而出。


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江苏和浙江,是国内最主要的集成电路开发和生产基地,在国内集成电路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京津环渤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和山东等省市的环渤海地区,是国内重要的集成电路研发、设计和制造基地;


泛珠三角地区是国内重要的电子整机生产基地和主要的集成电路器件市场,集成电路市场需求一直占据全国的40%以上。本文将对三大核心区域集成电路制造业发展现状以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1、中国集成电路制造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张,增速趋于合理


根据中国半导体协会数据显示,2015-2018年,我国集成电路制造行业销售收入逐年增长,但从2017年开始,我国国内集成电路制造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速呈下降趋势,主要是由于我国集成电路制造产业逐渐走向成熟,需求趋于稳定,增长速度趋于合理。2018年,集成电路制造行业销售收入为1818.20亿元,同比增长25.56%;2019年全年实现销售收入达到了2149.1亿元,同比增长18.20%,占总值的28.40%


2015-2019年中国集成电路制造行业销售收入统计及增长情况

2015-2019年,我国集成电路制造行业总产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比增长幅度保持在7%以上。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191-12月,我国集成电路制造行业实现产量累计值为2018.2亿块,同比增长16.02%

图表22015-2019年国内集成电路制造行业产量及同比增长率走势(单位:亿块,%)


2、中国集成电路制造业产量规模前景预测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测算得到,我国2010-2019年集成电路制造行业产量符合年增长率为13.37%,据此,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制造行业产量可达到2288亿块,2025年,我国集成电路制造行业产量或将突破4000亿块。

2020-2025年中国集成电路制造行业产量规模预测情况

3、中国集成电路制造业区域产量结构——长三角地区占据半壁江山


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191-12月,全国电路制造业产量为2018.2亿块,三大核心区域中,长三角地区占据半壁江山,总产量为927.07亿块,占全国产量比重为45.94%;环渤海地区产量为169.33亿元,占全国比重为8.39%;珠三角地区产量为372.76亿块,占比18.47%

图表42019年我国集成电路制造行业区域产量占比情况(单位:亿块;%)


——长三角地区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基础最扎实、技术最先进的区域,产业规模占全国半壁江山,设计、制造、封测、装备、材料等产业链全面发展。其中集成电路制造行业本土企业有中芯国际、华虹集团、合肥睿力、华润微电子等。


2015-2019年长三角地区集成电路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产量占全国比重呈现下降趋势,从2015年的60.04%下跌至2019年的45.94%。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1-12月,长三角地区“一市三省”集成电路产量共计为927.07亿块。其中,江苏省和上海市集成电路产量分别为516.29亿块和207.59亿块,浙江省和安徽省为143.45亿块和59.74亿块,较2019年增长迅猛。

图表52015-2019年长三角地区“一市三省”集成电路产量增长及全国占比情况(单位:亿块,%)

长三角地区正在着手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并力图将其培育成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动能。长三角各省市根据《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等指导性文件,聚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未来将大力发展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集成电路等核心产业,以此打造覆盖长三角全境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以此助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


2015-2019年,长三角地区产量占全国比例呈现下降趋势,但基本维持在45%以上,2019年长三角地区产量全国占比为45.94%,据此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2020-2025年长三角地区产量全国占比将维持在45%左右,2020年长三角地区电路产量将突破1000亿块,2025年可达到1928亿块。

图表62020-2025年长三角地区“一市三省”集成电路产量预测(单位:亿块)


——京津环渤海地区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5-2019年整个京津环渤海地区的集成电路的年产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产量在全国的比例保持在6.8%-9.5%之间。


2019年1-12月,环渤海地区集成电路制造业产量累计达到169.33亿块。其中,北京市集成电路年产量超过150亿块,达到154.5亿块,说明北京市为整个京津环渤海地区集成电路的最大生产基地。山东省的集成电路生产较少,但相比2018年增长迅猛,年产量为14.7亿块。

图表72015-2019年京津环渤海地区集成电路产量增长及全国占比情况(单位:亿块)

(注: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中暂无辽宁省产量数据,图表京津环渤海地区产量数据只包括北京、天津、山东省)


环渤海地区的集成电路产业目前发展的繁荣程度尚不能跟长三角相比,但潜力很大。环渤海地区是国内传统制造业重心之一,近年来产业升级的压力将使得高端制造业得到大力扶持并快速发展,该地区的集成电路制造业也将快速发展。


根据2015-2019年京津环渤海地区全国占比情况,前瞻预计2020-2025年,京津环渤海地区集成电路产量全国占比将维持在9.5%,预计2020年,京津环渤海地区集成电路产量将突破200亿块,2025年有望突破400亿块。

图表82020-2025年京津环渤海地区集成电路产量预测(单位:亿块)


——泛珠三角地区


泛珠三角地区已经渐渐汇聚了众多行业领先半导体公司,如华为旗下的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中兴微电子、汇顶科技、敦泰科技等国产半导体公司,使得整个地区的集成电路产业实现快速度发展。2015-2019年,泛珠三角地区集成电路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占全国总产量比例也呈现上升趋势,但总体保持在15%19%之间。2019年,泛珠三角集成电路产量为372.76亿块,其中,广东省集成电路产量为363.2亿块,同比增长20.7%;福建省集成电路产量9.56亿块。

图表92015-2019年泛珠三角地区集成电路产量增长及全国占比情况(单位:亿块,%)

2015-2019年,泛珠三角地区集成电路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占全国总产量比例也呈现上升趋势,但总体保持在15%19%之间。前瞻预计2020-2025年,泛珠三角地区集成电路产量全国占比将保持在19%左右,2020年泛珠三角地区集成电路产量将突破400亿块,2025年,或将达到800亿块。

图表102020-2025年泛珠三角地区集成电路产量预测(单位:亿块)

更多数据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版权所有   |   京ICP备13023518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3807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16号1号楼6层   |   邮编:100037   |   电话:010-68596456 / 68596458
战略合作伙伴、技术支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网(M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