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官方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论述  >>  正文

水泥放射性,你真的了解吗?

发布时间:2021-6-11     来源:国水质检

水泥作为基础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民用建筑、工程建设、国防、航天、核电、油气等各个行业,水泥产品的质量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密切相关。生产水泥所用的原材料来源于天然矿石,不可避免的存在放射性物质,而长期生活在放射性超标的环境中会严重影响人身健康。目前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已经增加了水泥放射性检测要求,正在修订的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也将放射性纳入了型式检验。

今天小编就带您了解一下什么是水泥的放射性?水泥的放射性是怎么来的?我国水泥及原材料产品标准对放射性有什么要求?

1、什么是放射性

放射性有天然放射性和人工放射性之分。天然放射性是指天然存在的放射性核素所具有的放射性,它们大多属于由重元素组成的三个放射系(即钍系、铀系和锕系)。天然放射性核素最早在1896年是由贝克勒尔在铀盐中发现的。人工放射性是利用反应堆的中子流和加速器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人为制备的放射性核素。人工放射性核素是在1934年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时最早发现的。为了纪念贝克勒尔和居里夫妇做出的贡献,以他们的名字来命名放射性活度单位。放射性活度单位是Bq(贝克勒尔),若1s内有1个核衰变,则此时的放射性活度就是1Bq。常用的单位Ci(居里),1Ci=3.7×1010Bq,实际应用中常用mCi和μCi作单位。

2、水泥中放射性是怎么来的

水泥是以石灰石和粘土、铁矿石为主要原料,经破碎、配料、磨细制成生料,然后喂入水泥窑中煅烧成熟料,再将熟料和适量石膏(有时还掺加混合材料或外加剂)磨细而成。水泥的天然原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现在随着工业的发展,各类废渣和固体废物被应用到水泥生产中。当水泥中掺入放射性核素含量较高的工业废渣或固废、危废时,会提高水泥产品的放射性核素含量,严重时会使放射性核素超标。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我国从1986年开始,颁布实施了GB 6763 《建筑材料用工业废渣放射性物质限制标准》等一系列建筑材料放射性物质控制标准。2001年首次颁布了GB6566《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标准,2010年进行第一次修订,为现行有效版本。GB 6566-2010中规定了建筑主体材料和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值。水泥属于建筑主体材料,该标准中规定建筑主体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钍-232、钾-40的放射性比活度应同时满足内照射指数不大于1.0和外照射指数不大于1.0的要求。对空心率大于25%的建筑主体材料,其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钍-232、钾-40的放射性比活度应同时满足内照射指数不大于1.0和外照射指数不大于1.3。我国水泥及原材料产品标准对放射性的要求见下表1。


    对水泥和原材料的放射性进行检测对于保证环境安全和人员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水泥质检中心检测能力

国家水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拥有低本底多道伽马能谱分析仪,并具备GB 6566-2010《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检测资质,可以为生产单位和应用单位提供准确、科学、公正的放射性检测结果。

作为我国水泥行业的权威检测机构及数据量值溯源单位,国家水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致力于提升水泥产品质量,推动水泥行业不断向高质量发展。我们也期待与水泥行业各位同仁在水泥相关检测、相关标准制定、风险监测、评价报告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版权所有   |   京ICP备13023518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3807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16号1号楼6层   |   邮编:100037   |   电话:010-68596456 / 68596458
战略合作伙伴、技术支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网(M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