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官方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论述  >>  正文

工业软件赋能数字化转型 软实力让制造业更“硬核”

发布时间:2021-8-13     来源:厦门日报

“原来开足马力,一天最多生产80台,现在一天160台很轻松。”让东亚机械副总经理洪兵很有获得感的是,通过配套工业软件对传统生产线进行智能升级后,生产效率显著提升,且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大大提高,实现了一机一码且建立起可追溯系统。

工业软件改变传统的设计、工艺、生产和运维方式,不仅帮助产品迭代优化,而且使制造过程更敏捷精准。由于安装了集成在ERP系统上的在线CAD,路达实现了在系统内多部门二维、三维看图、微编辑,无须切换,大大提高了效率和精确度。

时下,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工业软件,正在赋能我市产业链各环节的数字化转型,促进制造业提质增效。应该说,过去连接工具、系统、设备等“工业躯体”的是管道、电线、触发器、连接件等物理组件,而今天起连接作用的是工业软件,也被称为“工业神经”。

提升产线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

“一台整机涉及的零部件有上千个,以前物料、管控、计划等都要人工录入,繁琐且容易出错。”走在组装车间,洪兵指着产线上的操作台说,陆续安装上ERP软件和MES系统后,极大地提升了产线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以物料管理为例,原来工人操作期间发现有零件缺失,先找主管报备,主管再向物料科反映,物料科核实后,再通知仓库配送员配送。但现在由于信息的及时性,工人可在操作台上实现“一键补货”,去掉了中间所有环节,且因为数据的实时性,大大降低了库存压力。“最重要的是实现了一机一码,建立起了可追溯系统。”洪兵说,每台机器涉及的零部件多且批次不同,非常繁琐。机器出厂后,如果运行中出现故障,售后只要通过扫码,就可以了解到该机器的出厂设置、具体零部件批次等,大大提高了售后的效率和精准度。

据了解,MES系统贯穿基础数据、物料、工具、质量、计划等各个管理环节,将生产实际分解成每一工序、每一设备、每一分钟的车间工序级计划,促进精益生产及企业转型升级。

提高效率且实现降本增效

“去年公司各部门报上来的电脑更换需求就有100多台,其中一半是因为电脑无法带动制图软件。”路达相关负责人说,公司之前使用的软件AutoCAD是传统的桌面端软件,需要下载安装才可使用,不仅程序复杂,对公司电脑配置要求也相对较高。

路达生产基地遍布全国多个城市,不同厂区的工程师经常需要交流,原来桌面端的CAD无法实现多个设计师在线实时设计,针对图纸交流只能通过电话、邮件等,严重影响项目进度。

还有内部系统无法集成、图片管理混乱等痛点,卡伦特为路达设计了人员可直接通过集成在ERP系统上的在线CAD,不仅大大提高了效率,也省去了大部分部门的CAD软件购买和设备升级的成本,真正实现了降本增效。

产品研发是工业软件的“真战场”

无论是ERPMES还是CAD,都是工业软件这个“大家庭”里的重要“成员”, 当前工业软件的应用已经全面覆盖、细微渗透到了产品的研发、生产、使用维护,甚至是报废等环节。  

看得见的是产品的结构和表面,看不见的是产品的微观结构和材料属性,这才是产品研发能够展现真功夫的地方,也是工业软件发挥的“真战场”。比如自行车前轴需要换一种强度更高的材料,至于用哪一类钢材,甚至要什么合金,包括是否需要反过来改动前轴的结构(如加粗直径)等,都需要用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软件做静力、动力、强度、可靠性等内容的计算和仿真,然后形成一个前轴的数字孪生体,再进行大量数字化试验,确保前轴可以一次优化,从而进入前轴的批量生产阶段。

目前我市工业软件联盟有重点工业软件企业45家。各种复杂的工业系统,其核心技术是工业软件。可以说,在产品竞争白热化的今天,没有软件定义,发展产品研制成功的概率几乎为零。例如,如果没有CAE软件,飞机、卫星、航母、高铁等复杂产品几乎开发不出来。工业软件也正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日前,短短3个月时间,我市工业软件企业——摩尔元素,就完成两轮亿元级别的融资。

工业软件

工业软件是以工业知识为核心、以CPS形式运行、为工业品带来高附加值的、用于工业过程的所有应用软件的总称,包括系统、应用、中间件、嵌入式等。工业软件给制造业带来两大巨变:一是改变传统的设计、工艺、生产和运维方式,产品随时在赛博空间迭代优化,使制造过程敏捷精准;二是塑造了产品的“五官”和“大脑”,产品在物理空间的行为随场景而自动调整。

 

工业软件的本质姓“工”,工业不强则软件羸弱。在工业化进程中积累工业技术,实现工业技术软件化,才有优秀的工业软件。时下,包括我市在内,都正以“两化”融合为主线,通过信息化的精控、放大、赋能、创新等,促进工业这一“主角”由大变强。

但同时,工业软件不断优化升级,工业实践对工业软件进行“反哺”和砥砺打磨。所以振兴工业软件,不仅仅是靠政府、资本方、工业巨头等投入巨额研发资金的问题,工业界大规模参与应用工业软件并“反哺”软件缺陷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工业是“皮”,工业软件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OT领域还是IT领域,工业软件的云趋势,已经成为业内专家一致的观察结论,用云软件开发已经不是初见端倪,而是如日中天。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版权所有   |   京ICP备13023518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3807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16号1号楼6层   |   邮编:100037   |   电话:010-68596456 / 68596458
战略合作伙伴、技术支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网(M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