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官方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聚焦仪器仪表制造短板弱项 政策支持“专精特新”中小
企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1-8-23     来源:网易

日前,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在接受采访中提到,当前中国在迈向中高端价值链上,共有88种高度依赖的卡脖子进口产品,精密科学仪器名列其中。

据海关统计,2020年,全国31个省市仪器仪表行业累计进口总额665.20亿美元,增幅47.97%;同期,全国31个省市仪器仪表行业累计出口总额为438.71亿美元,增幅27.15%,逆差额达到226.49亿美元,增幅24.75%

2021年上半年,我国就花费了至少106亿人民币从日本购入科学仪器,单价超过50万元的大型仪器中,国产品占有率为13.4%左右。基础的科学仪器进口金额已超过500亿美元,逆差近200亿美元,且为增长趋势。虽然国家一直在鼓励企业自主研发,但国产仪器目前仍然主要集中在低端科学仪器市场。

提升专业化优势,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50%的税收、60%GDP70%的技术创新、80%的就业、90%的企业总数,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对国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十四五规划纲要在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部分就明确提到:实施领航企业培育工程,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推动中小企业提升专业化优势,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821日,工信部公布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共2930家企业上榜。自2019年以来,全国已累计公布三批、共4762家中小企业入选。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指做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能力突出的中小企业。而小巨人企业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

工信部此次公布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中,有多家仪器仪表企业入选,如北京海光仪器有限公司、上海肯特仪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红光仪表厂有限公司、浙江褔立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皖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南华仪器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众瑞智能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中图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等,他们具有专业程度高、创新能力强等特点,在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不可或缺。

政策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

近年来,中小企业勇攀专精特新打造小巨人的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采取多种手段,助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解决制造业短板弱项问题。

今年2月,财政部、工信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在2021-2025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100亿元以上奖补资金,分三批重点支持10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带动1万家左右中小企业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7月初,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引导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为国内市场领先的小巨人企业等;

730日,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首次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出现,进一步释放国家层面的支持信号。

2021年上半年,受政策扶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为解决卡脖子问题贡献了正确思路。相关企业,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上半年投资同比增长29.7%,利润两年平均增长36.2%,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4.2%,表现十分亮眼。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版权所有   |   京ICP备13023518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3807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16号1号楼6层   |   邮编:100037   |   电话:010-68596456 / 68596458
战略合作伙伴、技术支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网(M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