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官方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论述  >>  正文

欧阳劲松:深化智能制造标准国际合作

发布时间:2022-1-5     来源: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12月29日电(卢德坤)12月28日,《“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该《规划》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间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行动指南。智能制造,标准先行。为此,规划提出要深入推进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实施“智能制造标准领航行动”。

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欧阳劲松在接受专访时提出,国际标准化工作是实现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技术保障,更是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体现。深化标准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依然是我国智能制造推进工作的重要抓手。

1、标准是国际治理重要手段

当前,国际发展环境日趋复杂,在新一轮产业革命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更趋激烈,大国战略博弈进一步聚焦制造业,全球工业大国都高度关注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

欧阳劲松表示,国际标准化工作能够跨越意识形态,实现全球生产资源的有效配置利用,也是强健全球供应链的技术保障,只有通过标准化,产品的设计、制造、销售、服务等全生命周期才能高效协同互动。尤其在新兴技术领域,标准作为新技术快速占领市场的重要载体,成为国际标准化工作的热点。以美国、德国、日本为代表的传统工业强国均将智能制造标准化作为重要内容并体现在战略规划中。例如,德国在推动“工业4.0”之初制订了八项详细的优先行动计划,第一项就是标准化和参考架构模型。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曾梳理各主要国家或技术组织制定的智能制造参考模型多达11种,包括德国“工业4.0”参考架构模型、中国智能制造参考架构、美国智能制造生态系统、法国智能制造标准路线图框架、日本工业价值链参考架构等。参考模型林立,体现了各国对于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的重视。

对于新兴技术,2021年6月15日,欧盟-美国峰会发表联合声明,双方发起成立贸易与技术委员会(TTC),主要在技术兼容和国际标准制定方面开展合作,深化在网络安全信息共享、态势感知、产品和软件网络安全认证等方面的合作,优先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领域合作开发国际化兼容标准,避免新的技术贸易壁垒。

2、加强国内国际标准化工作统筹协调

《规划》提出,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推动技术就绪度高的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同步发展。

欧阳劲松认为,数字化、网络化应是全球化的,不能搞“信息孤岛”;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要实现跨企业、跨行业、跨地域的制造资源的协同,包括设计、生产、服务,可实现全球资源的高效高质配置,标准化特别是国际标准化是重要的实现手段之一。

在国际上,IEC、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核心国际组织非常重视智能制造的顶层设计和领域协同。ISO/TMB(技术管理局)于2017年成立ISO/SMCC智能制造协调委员会,负责协调ISO在智能制造的相关工作,编写智能制造用例,展示智能制造如何协同和结合不同领域的技术和资源。2021年8月,ISO/SMCC发布《智能制造白皮书》,主要介绍了智能制造的使能因素及预期效果,提出了ISO推进智能制造概念的路线图。

IEC/SMB(标准管理局)于2018年成立IEC/SyC SM智能制造系统委员会,负责智能制造标准化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制定智能制造标准全局图,分析市场和行业需求。中国作为IEC/SyC SM发起国之一,深度参与各项工作,承担了顾问组(CAG)核心成员、案例和IT工具工作组(WG1)召集人等关键职务,积极参与智能制造标准化国际布局,将我国研究成果纳入国际标准化布局,推进与我国科技创新、试点示范等工作的密切协调。

为在国际标准中统一认识,IEC/TC 65(工业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技术委员会)与ISO/TC 184(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技术委员会)联合成立JWG21智能制造参考模型联合工作组,研制IEC 63339《智能制造统一参考模型》国际标准,希望可以提出全球统一的智能制造参考模型。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作为IEC/SyC SM国内技术对口单位,负责组建IEC智能制造系统委员会中国专家委员会,并于2021年12月在南京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宣布成立。该委员会主要负责为我国参与IEC智能制造国际标准化活动提供政策咨询和支撑,开展国内外智能制造系统发展的跟踪和研究,分析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和标准需求。通过组织发挥行业力量,利用我国的巨大市场优势,为IEC智能制造国际标准化工作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多中国贡献。

3、为国际标准化工作贡献中国智慧

《规划》提出要构建适应智能制造发展的标准体系,推动数字孪生、数据字典、人机协作、智慧供应链、系统可靠性、信息安全与功能安全一体化等基础共性和关键技术标准制修订,“十四五”期间实现完成 200 项以上国家、 行业标准的制修订目标。

欧阳劲松表示,对于这些关键技术,近年来也得到了IEC/TC 65、ISO/TC 184、ISO/IEC JTC1(信息技术联合技术委员会)等智能制造国际标准核心组织的重视,成立了IEC/SC65E/WG2产品特性与分类-数据字典工作组、IEC/TC65/WG22自动化设备和系统可靠性工作组、IEC/TC65/WG20信息安全与功能安全协同工作组、JTC/SC41物联网和数字孪生分委会等专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技术讨论和国际标准研制。

基于前期研究成果,组织央国企、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等相关单位积极将我国智能制造科研成果贡献为国际标准。在TC层面,组织制定了IEC 63164-2《工业自动化设备和系统可靠性 第2部分:系统可靠性》、IEC 63325《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安全一体化生命周期要求》、IEC 63270《预测性维护》、ISO/IEC 15618《数字孪生 概念和术语》等一系列智能制造核心技术标准和规范。在IEC/SyC SM层面,组织和参与《智能制造用例模板》、《智能制造标准图谱 第1部分:框架》《智能制造标准图谱 第2部分:目录》等多项国际标准制定。同步开展国际标准与国家标准制定,逐步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国际标准化是国际冶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期间,我国应充分整合国际国内优势资源,共同推进新技术领域国际标准研究,不断加强国家科技项目、示范应用工作与标准化工作的联动,形成标准化与技术突破、应用推广迭代优化的发展局面;充分发挥中德智能制造/工业4.0标准化工作组、中法产业合作圆桌会议、中日智能制造研讨会等已有合作平台,与金砖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建立智能制造标准化合作机制,开展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标准研制、示范应用、检测认证、人才培养等多层次合作,为国际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成果。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版权所有   |   京ICP备13023518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3807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16号1号楼6层   |   邮编:100037   |   电话:010-68596456 / 68596458
战略合作伙伴、技术支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网(M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