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不同元素及其化合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光谱特征,光谱被看作是辨别物质的“指纹”,而高光谱则是协助人类看清这些“指纹”的“有色眼镜”。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童庆禧在高光谱技术创新应用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上说道:“我国高光谱技术目前处于以下阶段:技术先进,或并跑,或领跑;正处爬坡关键期,但距顶峰已近。”
高光谱技术创新应用联合实验室是由浪潮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中科谱光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共同建立,定位为高光谱技术研发中心、创新应用中心、高端智库三重角色,致力于推动高光谱技术在工业互联网、数字农业、“双碳”业务等领域的落地,如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提供煤炭热值检测和工业设备润滑油检测服务;在智慧农业方面,提供农作物氮磷钾等含量检测、病虫害识别、作物长势监测等服务;同时,聚焦“双碳”业务领域,提供碳计量设备及双碳双控等服务。
以下为童庆禧院士列举的高光谱技术典型应用场景:
1.文物保护领域
专家可以通过高光谱扫描成像、色彩融合等处理技术,进行文物印鉴提取、真假识别、墨迹提取、颜料识别等工作,为记录历史、保留历史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2.数字农业领域
基于庞大的地物光谱数据库对收集到的高光谱数据(如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叶绿素等关键生理参数),研究者们可以进行波段运算、分析、处理、保存,实现对农作物的精细分类、估产及长势监测、病虫病监测、活性监测等实时、高效、精准监测和管理。
3.环境监测领域
高光谱技术还可用于材料鉴别、目标探测识别、矿物识别及水质、土壤污染等环境监测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