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官方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论述  >>  正文

原材料“疯涨”、企业“挖矿”纾困,储能业路在何方?

发布时间:2022-5-18     来源:环保在线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20224月份能源生产情况。数据显示,相较于上个月,我国电力生产由增转降,水电、核电、风电出现不同程度放缓,仅太阳能发电仍保持较快增速。在不可抗力因素影响下,新能源装机等有所波动,但仍在正常范围内,而作为重要调节手段的储能却已经先步入了成本的困局。

今年以来,锂电池原料价格屡次刷新,碳酸锂价格从去年的5.5万元/吨一路涨到目前的超50万元/吨。这一趋势不仅迫使下游企业相继上调价格,也让储能相关项目的推进遭遇困难,甚至阻碍了正处于窗口期的储能产业正常发展。从宁德时代、南都电源等企业的报表来看,处于上游原材料涨价与下游降本风暴中心的储能企业,正不得不承担增收不增利的压力。

为加速从成本困境中突围,储能企业在可预见的涨价形势下,均已开启了新一轮扩产潮与“挖矿”潮。如宁德时代于4月先拿下了宜春最大锂矿的探矿权,后又宣布将在厦门投资130亿建设厦门时代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项目;3月,比亚迪以30亿元入股上游原料供应商盛新锂能,4月比亚迪正式宣布45GWh规模的动力电池项目将落户广西;国轩高科、华友钴业等也在加速布局原材料,中创新航、宝丰集团先后有项目信息传来。

毫无疑问,在“疯涨”的原材料价格影响下,加大“抢矿”力度来摆脱掣肘已成为行业内默认的当下最为有效的途径。

其实,为推动储能市场健康发展,《“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中也提及了成本、供需失衡等问题,要求通过在各地开展试点示范的方式来加速新型储能技术朝着多元化发展,并明确了电化学储能系统成本降低30%以上的目标,力推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形成。

与此同时,《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自建或购买调峰能力增加并网规模的通知》均将储能产业的发展与清洁能源深度绑定,明确有“新增风电、光伏项目可选择15%功率/4小时时长(逐年调整)配置化学储能等目标。国家政策层面正试图通过目标定量化来促进储能行业降本,地方紧随其后,也给出了储能补贴标准。如宁夏,明确将给予储能试点项目0.8 /kWh 调峰服务补偿价格。

另专业认为,从长远发展考虑,技术路线多元化才是解决储能原材料供需矛盾的根本途径,加大钠离子电池、新型锂离子电池、铅炭电池、液流电池等多种储能技术关键核心技术装备研发力度,将有效加快新型储能整体成本的下降速度。

对此,有从业者表示,“储能产业目前尚处于发展初期,其产品核心成本的下降也应该遵循技术创新驱动成本降低的规律。储能产品定价权应从目前过度依赖原材料,回归理性。”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版权所有   |   京ICP备13023518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3807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16号1号楼6层   |   邮编:100037   |   电话:010-68596456 / 68596458
战略合作伙伴、技术支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网(M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