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官方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主要指标总体改善,恢复基础仍需巩固——聚焦前8个月
国民经济运行数据

发布时间:2022-9-19     来源:新华社

国家统计局16日发布数据显示,8月份,国民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生产需求稳中有升,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多数指标好于上月,但恢复基础仍需巩固。

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16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8月份,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散发多发、极端高温天气等多重超预期考验,各地区各部门加力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加快释放政策效能,国民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多数指标好于上月。

生产供给稳中有升——

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增速比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其中,汽车行业恢复加快,8月份汽车产量增长39%,汽车行业增加值增长30%以上。

服务业持续恢复。8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8%,增速比上月加快1.2个百分点。

国内市场需求改善——

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重点领域的消费潜力逐步释放,市场销售规模继续扩大。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4%,增速比上月加快2.7个百分点。前8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8%,增速比17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

新动能继续成长——

创新引领持续增强,新产业新产品增势较好。18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0.2%8月份,新能源汽车、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17%25.7%21.6%

新业态较为活跃,新消费驱动力增强。18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8%,比17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

就业物价总体稳定——

8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5%,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

“综合来看,在外部需求收缩、国内疫情散发、极端高温天气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经济顶住压力持续恢复,运行在合理区间,主要指标出现积极变化。”付凌晖说。

经济恢复基础仍需巩固

在看到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的同时,付凌晖在发布会上表示,也要看到,现阶段国际环境依然错综复杂,外部形势变化影响仍有不确定性,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持续显现,经济恢复的基础仍不牢固。

目前,国内需求恢复相较于生产恢复仍比较缓慢,需求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虽同比增长5.4%,但环比下降0.05%。部分地区投资增长有所放缓。

“下阶段,要继续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盘活专项债地方结存限额,促进社会投资,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领域设备更新改造,增后劲提水平,扩大国内市场需求。”付凌晖说。

部分地区工业生产出现下滑。8月份,受极端高温天气影响的四川、重庆等地工业生产出现较大下滑。

房地产市场仍然处在下行过程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降幅扩大。前8个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7.4%,降幅比17月份扩大1个百分点。

“从销售方面改善传导到房地产投资生产方面,仍然需要一个过程。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还要继续付出努力。”付凌晖说。

付凌晖表示,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狠抓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

稳经济政策加快显效,经济有望恢复向好

付凌晖表示,尽管当前外部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没有改变,一系列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效能加快释放,我国经济有望恢复向好。

国内需求逐步扩大。从投资看,稳投资政策持续加力,项目开工保障增强,新开工项目个数和计划总投资均保持较快增长,有利于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投资稳定增长。从消费来看,就业总体稳定,在疫情精准防控和促消费政策作用下,居民消费有望逐步恢复。

安全发展得到保障。今年夏粮和早稻实现了增产,秋粮目前长势总体稳定,煤炭电力保障加强,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较好保障。国内产业链供应链补链强链不断加强,比如前期受“缺芯”影响困扰较大的汽车行业,今年以来保持较快增长。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延长制造业缓税补缴期限,确定专项再贷款与财政贴息配套支持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部署进一步稳外贸稳外资的举措,助力经济巩固恢复基础。

“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及时推出,合理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发挥组合效应,增强发展后劲。”付凌晖表示,下阶段,随着政策的持续发力显效,将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持续发展。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版权所有   |   京ICP备13023518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3807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16号1号楼6层   |   邮编:100037   |   电话:010-68596456 / 68596458
战略合作伙伴、技术支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网(M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