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官方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2022年分子互作仪中标盘点:Q4中标数量陡增,国
产品牌崭露头角

发布时间:2022-12-21     来源:智能制造网    编辑:段

分子互作分析仪,又称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仪,分子互作分析技术是指利用物理、物理化学或光学等手段检测分子之间的动力学、亲和力和热稳定性等人们肉眼无法捕捉的参数,帮助人们对分子进行定量或定性的分析。在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环境检测和药物筛选等研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分子互作分析仪技术路线多元化,根据原理划分主要包括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PR)、生物膜干涉技术(BLI)、光栅耦合干涉技术(GCI)、微量热泳动技术(MST)及等温滴定量热技术(ITC)等。

迎来“百花齐放”新局面,国产品牌崭露头角

根据统计分析,美国Cytiva和德国Sartorius两家品牌仍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35.71%和27.38%。德国NanoTemper作为“后起之秀”,凭借可靠的产品获得了9.52%的市场占有率,跻身排名第三。国产品牌Gator和北京英柏生物也分别占有一席之地,打破了之前国产品牌空白的窘境。此外,Malvern、Reichert、Nicoya等品牌也有一定市场份额。

在过去长达二三十年的时间里,分子互作分析仪市场一直由1-2个品牌所主导。但近些年来,随着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生物制药研发等领域对该仪器的需求在快速增加,同时,涌现出很多新仪器品牌参与市场竞争,使用户在采购分子互作分析仪时根据需求的不同,有了更多选择。

在本次统计的中标热门型号top5中有3款来自Cytiva的Biacore系列,显示了其市场支配地位。最受用户欢迎的仪器型号为Biacore X100,其次是Biacore T200,Sartorius Octet R8排名第三。NanoTemper Monolith分子互作仪则从众多仪器型号中脱颖而出,跻身热门型号第5位。

表1 中标热门型号top5

排序

品牌

型号

1

Cytiva

Biacore X100

2

Cytiva

Biacore T200

3

Sartorius

Octet R8

4

Cytiva

Biacore 8K

5

NanoTemper

Monolith

250-300万分子互作分析仪需求更旺盛

从招标采购的分子互作分析仪价格区间来看,250-300万区间范围内的分子互作分析仪数量最多,占比为23.81%,而150万以下的分子互作分析仪占比接近33%,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很多单位对于分子互作分析仪的使用需求相对简单。价值在300万以上的分子互作分析仪基本为高通量多功能互作分析仪,此类仪器的采购主力为高校和企事业实验室,也有少数科研院所和部分规模较大的医院。图中售价超过400万的分子互作分析仪共4台,采购单位集中在国内高校,主要品牌为Cytiva(Biacore 8K)。

乘政策东风 Q4中标数量陡增

中标的时间来,今年分子互作分析仪市场整体上出现“先抑后扬”的趋势。继续受全球新冠疫情影响,国内1-5月的分子互作分析仪市场需求低迷,中标数量不足全年10%。从6月开始,分子互作分析仪市场开始活跃起来,中标数量随着月份增加呈现“心电图式”增长。9月28日,人民银行宣布设立2000亿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瞬间点燃了国内科学仪器市场,包括分子互作分析仪市场。因此,10-12月的中标数量达到全年高位水平,相当于前9个月之。其中,12月中标数量是全年最高,占全年中标数量25%以上。

北上广仍是用户聚集地

从中标单位地域分布可知,2022年全年分子互作分析仪中标用户在全国各市均有分布,其中上海用户量位居全国榜首,用户占比11.9%。北京紧随其后,用户占比10.7%。广州用户占比为8.3%,排名第三。这三个地区经济实力雄厚,也是高校、科研院所与医院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

高校是采购主力

本次中标统计主要汇总了高校、科研院所和医院等政府采购平台发布的信息,不涉及生物制药企业订单。总体来看,国内高校是今年的采购主力,占比接近6成。其次是科研院所和医院,占比均为11.9%。这样的单位分布,可反映分子互作分析仪在高校科研具有广泛应用。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版权所有   |   京ICP备13023518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3807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16号1号楼6层   |   邮编:100037   |   电话:010-68596456 / 68596458
战略合作伙伴、技术支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网(M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