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检验检测资源平台的建设,加快了服务业的发展
(一)检验检测服务业蓬勃发展
2013年至2018年的6年间,我国检验检测服务业规模迅速增长,到2018年年末,我国检验检测服务业实现年度营业收入2810.5亿元,较2013年度增长100.96%,年均增长率达14.98%。2018年,检验检测产业实现增加值1412.68亿元,比2013年增长64.47%,年均增速10.46%,高于同期GDP现价增速。检验检测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13年的0.151%提高到2018年的0.157%,占比逐年提高。据统计,2021年第一季度,检验检测行业景气指数达102.17,环比增长0.52%,同比增长21.69%,基本趋势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走势近似。截至 2021 年底,我国共有检验检测机构51949家,同比增长 6.19%。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090.22 亿元,同比增长14.06%。从业人员151.03 万人,同比增长6.97%。共拥有各类仪器设备900.32 万台套,同比增长11.42%,仪器设备资产原值 4525.92亿元,同比增长9.88%。2021年共出具检验检测报告6.84亿份,同比增长20.58%,平均每天对社会出具各类报告187.31万份。拥有检验检测机构实验室面积10083.54万平方米。
(二)检验检测的规模
截至2021年底,我国获得资质认定的各类检验检测机构共有51949家,资质机构的发展为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完善技术、工艺等工业基础数据库提供了质量保障;为持续提升检测能力,服务国际市场,在获取资质认定的同时,不少机构也申请获得CNAS认可,截至2022年6月,获得CNAS认可的检验检测机构约11840家。CNAS认可的获取,使检验检测机构更加全面地服务于产业链,实现数据的国际互认,解决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技术贸易壁垒障碍,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起到“一证通全球”的作用。检验检测平台的蓬勃发展为工业、农业、林业、畜牧业、医疗、航天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更加精准的数据支持,传递着质量信任,为国家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检验检测资源平台建立,推动了大型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大型企业检验检测现状
大型企业的经济实力雄厚,对于基础的检验检测需求低,整体需求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支撑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经济提速发展。
(二)大型企业的合作方向
促进大型企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在检验检测平台数据的支持下,可以实现国际上的互认,推进同线同标同质,在公平的平台下参与竞争,从而获得更多的与国际企业合作的机遇。
(三)大型企业的智能化发展
大型企业集约化、自动化水平较高,而智能化检测将带动大型企业的提效增速。在线检测、智能检测推动企业智能制造水平提升,同时带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智能检测硬件/装备的标准化生产发展。
三、检验检测资源平台建立,拉动了中小微企业的发展
(一)检验检测带动中小微企业发展概况
中小企业是我国数量最大、最具创新活力的企业群体,在促进经济增长、推动创新、增加税收、吸纳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发布的数据,中国中小企业提供了50% 以上的税收,创造了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完成了70%以上的发明专利,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占企业总数的99% 以上。
(二)服务精准、费用优惠,助力企业、响应市场
各地政府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给中小微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山东省政府设立大型仪器合作共享平台,省内注册的机构均可以将闲置设备共享到平台上,需求方仅需在网站上预约就可以完成检测,同时省政府以创新券的方式对需求方进行补助。这大大响应了市场需求,同时降低了检测成本,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三)为企业提供全过程质量控制、诊断和改进
可以为企业提供从原材料入厂把控、中控产品的监控、到产品出货检验检测的“一站式”服务,其准确、及时保障了产品的质量,也提高了检验检测数据及结果的可信度和认可度。
可以协助有条件的企业建设实验室,帮助企业选购仪器设备、确定检测方法,致力建设成为企业的科研试验平台。
为产品存在的多发性、共性质量问题、技术问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和科技攻关,深入企业查找症结,帮助企业解决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
在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同时,通过业务对接、专家座谈、技术论坛等形式,不断梳理、总结和汇聚这些先进企业的发展经验,将这些“制胜法宝”推广运用到中小微企业中,以龙头企业影响和引领中小微企业快速健康成长,进而带动整个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四)全方位技术服务,赋能行业创新发展
1.检验检测领域自我创新发展突飞猛进
近些年,机构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机构数量从2014年的674家增长至2018年的1861家,增幅达到1.7倍以上。全行业参与科研项目的数量从2013年的2.44万项增长至2018年的3.16万项,增幅达29.51%。其中,参与的国家级研究项目,由2013年的4491项增长至2018年的6061项,增长率为34.96%。在创新成果方面,2018年全行业拥有有效专利4.85万项,比2016年增长48.32%,其中,有效发明专利2.33万项,比2016年增长73.88%,拥有境外授权专利190件。这些数据表明,中国检验检测行业的科研创新水平近年来有了长足进步,在促进科技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发明显。
2.开展检验检测助推产业优化升级行动
检验检测机构牵头组建高水平创新联合体,加快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推动检验检测产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和产业集聚区协同创新、融合发展,推动检验检测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通过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对照政府施策找好发力点,对接企业需求找好着力点,带动服务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3.搭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创客空间与企业的“联通桥”
为发挥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一体化服务效能,检验检测技术机构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多频率和深层次的学术交流和业务探讨,对企业的各类需求和存在的问题“了如指掌”。因此,为实现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三方优势资源的精准对接,检验检测技术机构充分发挥“穿针引线”功能,通过设立工作站、联系点,举办产业发展论坛等形式,使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点对点、面对面资源共享、“无缝对接”,实现从理论到科研、从科研到生产、从生产到使用、从使用再到理论升华的闭环效应,通过发挥“联通桥”的纽带作用,促进产学研用产生最大效能值。
4.聚焦国内,放眼世界,内外协调发展
聚焦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明确主攻方向和突破口,统筹检验检测行业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检验检测行业与产业链的集约发展。
5.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促发展
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的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十三五”规划是对“十三五”期间推进科技军民融合发展订单的战略布局和顶层设计。2017年9月19日,全国“质量月”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全国检验检测机构开放日”活动在重庆拉开序幕。活动期间,签署了《北斗卫星导航检测认证2020行动计划》,明确推进北斗导航检测认证工作,助推北斗导航产品、系统及服务质量提升,推动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向全社会应用推广。5家检验检测机构自发成立了“中国北斗卫星导航产品检测认证联盟”。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正式获得北斗卫星导航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筹)授牌。本次军民的合作,推动了军民的深度融合,促进了科技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四、检验检测资源平台建立,促进国际合作
(一)国际合作贸易壁垒
2020年海关总署的调查结果显示:2019年度,我国19.68%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贸措施不同程度的影响,发生的直接损失额为692.08亿元,企业应对成本新增161.14亿元。技术性贸易措施依然是影响我国企业出口的重要因素。
(二)国家政策的支持
响应国家支持国内机构拓展国际业务,鼓励检验检测机构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办事处的要求,通过合资、并购等方式加强海外布局。
(三)检验检测平台的国际化
通过建立运行全球认可多边互认制度,加强合格评定机构国际标准和制度规则的协调一致的实施,促进合格评定结果的国际承认,减少贸易当中的重复合格评定,促进国际贸易便利化。截至2020年,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已有13项加入了IAF/ILAC国际多边互认协议,为中国检验检测认证取得了国际认可,为中国产品走出去提供了支撑,促进了贸易便利化。
(四)国际合作与发展
检验检测是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手段和贸易便利化工具,推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互认,将为企业参与国际贸易提供极大便利,构建企业、市场和国家之间的信任经济,为中国与世界各国架起互信之路、便利之桥。
结论
检验检测平台是保障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技术支撑,是社会各方共同依赖的质量技术基础,在维护质量安全、保障国计民生、加快技术创新、促进产业进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着基础保障和支撑引领作用。全国各地以“十四五”规划为导向,结合各地区行业发展情况,积极落实政策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坚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