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4年经济工作。
会议强调“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经济目标“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传递五大积极信号:
第一,总基调,“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在发展中化债、改革。
第二,政策取向,“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财政发力是明年重点,但也提到“适度”。
第三,扩内需,“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第四,防风险,“要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第五,产业升级,“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1 定调2024年:先立后破,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会议提出,“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表明2024年以财政扩张、货币宽松、优化房地产调控、活跃资本市场等为代表的政策力度有望加码。
“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与“先立后破”对应的是“先破后立”、“边破边立”。现在确定的先立后破,是非常好的一个提法,因为先破后立、边破边立的代价比较大,过程比较阵痛。
先立后破,一是总量上,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还需要一定的经济增速,要把发展放在首要任务,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如果发展停滞了,不仅老的问题解决不了,新的问题还会暴露出来,所以要“全力拼经济”;二是结构上,传统行业不能一破了之,新旧动能转换有个过程,循序渐进,同时用先进技术提升传统行业。
“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意味着政策将推动2024年经济增长力争好于今年。2023年1-3季度GDP实际同比5.2%,两年复合增速4.1%,2024年经济目标可能在5%左右,平稳恢复到潜在增速水平,可以起到提振信心、改善社会预期的作用。
“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提出了2024年的三大重点工作方向。2023年是三年新冠疫情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取得积极成效。但也面临一些挑战,总需求仍然不足,房地产市场仍低迷,外需下滑拖累出口,民营经济信心有待提振。2024年将在提振民营经济信心、促进房地产软着陆、改善外部经贸关系扩大出口等方向发力。
“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意味着财政、货币、房地产、资本市场等方面的政策要加强配合,形成合力。
展望2024年,有四点值得期待,一是出口从低迷转向温和回暖,主因美国库存周期见底和外需恢复。二是基建将成为托底经济的重要抓手,主因财政加码地方政府化债,为形成实物工作量创造条件。三是房地产投资迎来新动能,“三大工程”建设接力,扭转房地产投资疲软局面。四是政策转向全面友好宽松。
我们自2022年以来倡导“全力拼经济”,中国经济潜力大,韧性强,如果采取实质有力的措施,全力拼经济,一定能提振各方信心,步入繁荣复苏通道。
2 政策取向: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
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要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10月增发1万亿国债,增加财政可支配资金,拉开新一轮财政积极扩大内需的序幕。增发主要用于灾后重建、防灾建设等,增发后2023年全国财政赤字由38800亿元提升至48800亿元,全年赤字率提高至3.8%左右;10月底人大常委通过决定提前下达明年专项债额度;税费优惠落到实处,前10月我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6万亿元;12月4日,财政部和应急管理部下达48.46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基金,确保民众安全温暖过冬。
未来财政政策可继续在消费、投资、就业及化债方面加力,但仍注意适度。如推行减税政策,提高个人和企业可支配收入;鼓励居民消费;继续加大基建投资,包括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加大政府采购力度,购买本地产品及服务;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促进科研成果落地;扩大社会保障支出,提升社会稳定性;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通过一揽子化债方案来防风险。
当前地方隐形债务多、中小机构风险大。中长期来看,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债务体制改革、政绩考核机制改革和金融监管改革,厘清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关系,推动土地财政转型。参考近期发布的报告《是时候化解地方债务了》。
货币政策方面,配合财政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以应对MLF到期、政府债发行、年初信贷开门红、跨年取现等造成的流动性波动。
未来货币政策工具箱有:1)降准降息、MLF续作、加大公开逆回购操作,释放流动性缓解资金面紧张,降低企业和地方政府债务利息成本;2)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重要作用,推动企业融资和个人信贷成本下降;3)再贷款、再贴现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4)应急流动性金融工具,帮助地方缓释债务风险。5)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重点发力基建项目。6)投放PSL用于城中村、保障房、平急两用“三大工程”。
3 扩大内需: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会议提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现阶段国内消费仍处于温和复苏状态,应持续扩大内需。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6%,较上月提升2.1个百分点,主因去年低基数;两年复合3.5%,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环比增加0.07%,弱于季节性;消费者信心指数仍在低位。9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为87.2,较上月增加0.7,但与之前的110多仍有较大差距。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到,2023年将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预计减税5200亿元;7月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文件中提到要稳定大宗消费、扩大服务消费、促进农村消费、拓展新型消费;随后各地方政府纷纷跟进,出台一系列措施,包括促进汽车和电子产品消费,推动汽车限购等政策调整,加快推进汽车报废更新,鼓励汽车金融创新,支持电子产品更新换代,促进5G手机、智能手表消费等。
当前可考虑推出以新基建、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引领的大规模基建计划,扩大内需,提振经济。由特别国债作为主要资金来源,地方配套以土地作为抵押融资。在内外需收缩背景下,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总需求是当务之急。大规模新基建投资短期有助于扩内需、稳增长、稳就业,长期有助于打造中国经济新产业、新引擎。
扩大内需的措施还可考虑:对低收入家庭和养老育儿负担重家庭定向发放消费券,提高人们的购买力,刺激零售和服务业;提供税收减免、降低社会保险费率;降低居民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税率,减轻居民税负,提高可支配收入;降低企业社会保险费率,鼓励企业增加招聘和提高员工工资水平;提高社会救助标准,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社会救助力度,提高社保、医疗等方面的补贴标准,确保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增加居民消费信心。
我们自2019年以来倡导“新基建、新能源”,短期有助于扩大内需、稳增长、稳就业,长期有助于打造中国经济新产业、新引擎。
4 产业升级: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政治局会议提到,“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今年5月,习总书记在中央财委第一次会议中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内涵进行了深度概括,即“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数字化和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得中国产业实现了巨大的生产效率提升,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10月中国工业企业的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成本为85.02元,比2015年下降了1元左右。在科技创新领域,中国投入大量资源,提高了研发能力。2022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超过3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2.54%,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中国的数字经济和互联网产业链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超过50万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1.5%。互联网、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链迅速崛起,为整个产业链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创新驱动的发展使中国产业链更具竞争力和可持续性。同时,数字技术的应用促使了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推动了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
推动产业绿色化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中国在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2021年,中国经济绿色发展指数为70.12,较“十三五”初期提高了32.2%。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推动低碳技术的应用,有利于长期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
提升中国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韧性与安全水平对于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提高经济整体抗风险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应通过多方面措施努力达成这一目标,包括多元化供应链来源、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强化法规和政策支持、制定应急响应计划、加强人才储备和培养等。
5 防化风险:优化房地产调控,一揽子地方化债
会议提出,“要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和资金监管,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有三招可救当前地产,非常之时,需要非常之策。房地产是第一大支柱产业,房地产稳,则经济稳,就业稳,金融稳。
可考虑组建住房银行,收购开发商的土地和商品房库存,用于租赁房保障房。开发商拿到资金限定必须进行保交楼,这样可以防止烂尾。房企回款有多余资金,可以用于拿地,土地财政就会恢复,地方债务压力就能缓解。收购的库存商品房和土地用于租赁房保障房,有助于改善民生,实现租购并举和新模式。
当前是全面取消限购的良机,回归市场化。现在市场低迷,是取消限购的良机,发达国家对国内居民都没有限购措施,都是通过价格和税收调节,而不是人为的行政手段,违背市场经济。一二线市场如果活跃起来,可以通过多贡献土地财政、税费拉动经济增长。在当前行业持续低迷背景下,取消限购短期内不会引起市场迅速过热;中长期可考虑在市场企稳后,通过征收房地产税等税收机制调控市场,同时能为地方财政增加稳定税收来源,通过人地挂钩实现供求平衡,一举两得。
大幅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包括居民和房企,货币政策部门通过定向降准等支持银行降低负债成本。现在实际利率太高,就业和收入压力大,应该大幅降低存量利率,之前降低了首套,社会反响很好,二套的也应该降低,这是善政。
加快“三大工程”建设,支撑房地产投资。“三大工程”,即建设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城市群战略、人地挂钩、金融稳定、租购并举”等构建新发展模式。
我们提出了行业分析框架:“房地产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如果采取长短相结合措施,有望促进房地产软着陆,避免硬着陆,为中国经济复苏和就业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作为商业用途,亦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请联系原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