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系列涉及工业生产、能源发展、科技成就,以及社会民生的相关利好消息发布,多角度齐发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助力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向好。
“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分析国内外形势作出的重大部署,体现了鲜明的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为做好今年经济工作提供了重要的认识论和科学的方法论。如何科学处理好我国经济发展“稳”与“进”的关系,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一起关注。
一、实现基础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没有安全就没有稳定,也就难以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大国博弈愈演愈烈。国际地缘政治冲突频发,世界经济出现高通胀和低增长并存的现象,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日益复杂严峻;国内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的巩固和增强仍面临困难和挑战,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周期性矛盾与结构性矛盾叠加导致各类风险增多。国际国内不确定风险的相互交织、叠加对我国经济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了严重威胁,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在这一背景下,经济“稳”与“进”的辩证统一,突出体现为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即安全与发展的动态平衡与相互促进。
把握“稳”与“进”的辩证统一,一方面,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思维,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要坚持以经济安全为基础。国家经济安全的首要特征是稳定性,提升经济安全的能力要求聚焦维护经济安全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运用系统性思维,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突破发展和安全的两分法,注重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经济安全体系的协同性与一致性。
维护粮食安全,保证重要农产品的稳定供应。粮食安全是经济安全的基础,是经济平稳运行的保障。作为全球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中国的粮食安全受到全球市场和国际贸易政策的直接影响。国际粮食市场的价格波动、贸易壁垒的增多以及国际关系的变化都可能影响中国的粮食进口。确保粮食安全是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最重要的基石。面对当前的外部条件,需要以国内粮食稳定增产来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粮食安全的基础进一步夯实。202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13908.2亿斤,同比增长1.3%,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能够做到口粮绝对安全和供给基本自给。然而,随着我国居民饮食消费升级,粮食需求刚性增长,我国粮食供需在较长时间内将始终处于紧平衡的状态,这给维护我国粮食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受制于我国有限的耕地资源、科技水平不高导致的单产难以提高和粮食生产成本的不断攀升,粮食增产内生动力不足。以玉米生产为例,2000年以来,玉米成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2023年我国进口玉米2713万吨,对进口玉米依赖大幅增加。玉米单产与同为玉米种植大国的美国、阿根廷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育种技术的落后是造成玉米单产低下的关键原因。
保障我国经济“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发展,需要将维护粮食安全同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维护粮食安全不能单纯依靠指令性生产,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共同发力,在严守耕地保护制度的前提下,合理引导各类资源向农业配置,调动农业生产主体的积极性,推动粮食生产增产增效。
维护能源安全,满足经济发展的能源需求。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能源安全对保证实体经济平稳运行具有关键影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主要依赖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国内资源储量有限,对外依存度不断走高。近年来,地区冲突波及众多能源出口国,国际能源市场的剧烈波动,使得全球能源供应链遭受重大冲击。大国博弈导致能源出口政治化,伴随国际政治格局的重塑,国际关系深刻影响能源出口国的政策,部分国家以出口管制、能源审查等方式阻碍我国对外部能源的获得,使得我国利用外部能源的不确定性增加。能源供应链中断风险加大以及国际金融资本流动引发能源价格的剧烈波动,都会对能源安全产生严重威胁。
在保障传统能源资源安全的同时,要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推动低碳能源的发展与电力在二次能源消费占比的上升。“双碳”目标要求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届时能源结构中非化石能源占比将达到80%以上。从长期来看,依赖传统能源,不仅不利于实现“双碳”目标,而且难以彻底解决能源安全问题。坚持先立后破,意味着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能源消费结构仍将以传统化石能源为主导,尤其煤炭将长期占据中国能源消费的主体。因此,仍然需要加大勘探开发力度,提高传统能源利用效率,建立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保障传统能源的安全。
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新冠疫情导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部分断裂以及国际经济格局的变革,引发世界各国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性的重视。全球产业链进入加速重构时期,全球产业链呈现明显的本土化、区域化和供给多元化趋势。当前,我国产业链与全球各国深度融合,但发达国家主导的产业布局意图实现“去中国化”,在贸易保护主义和分离主义的冲击下,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面临巨大挑战。同时,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存在核心科技和关键部件对外依赖较为严重、产业协同创新能力不足,供需错配等结构性矛盾。必须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性,以抵御外部不确定性对国内经济稳定运行的冲击。
一方面,增强国内循环,打通国内循环堵点,核心是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实现资本、劳动、土地、技术、数据等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市场化配置。建立自主可控的科技体系是保证生产环节畅通的重要条件。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和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的突破和创新。另一方面,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优质产品服务供给,进一步释放消费需求,着力解决供需结构性矛盾。在国际循环方面,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平台,积极推动价值双环流模式下的新型全球化合作,推动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和相关国家的对接,通过产能合作、基础设施建设等,提高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度和韧性,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新生动力
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和环保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我国新兴产业的代表,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政策的前瞻性引领和科技创新的推动,使得新能源汽车成为引领和保障我国经济发展“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2023年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9.9%。1~12月,蓄电池(含锂电池)、汽车(含底盘)、汽车零部件、电工器材增速分别为23.4%、68.9%、8.1%和4.2%。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得益于政策的前瞻性引领。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初期,由于新能源汽车业态本身还不成熟,配套设施不完备,消费者购买意愿也较低。为了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2009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首次提出大规模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目标。同时,为配合规划,我国于同年启动了“十城千辆”标志性计划——通过国家财政补贴,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以推动行业快速成长。但由于新能源汽车技术尚不成熟,加之消费者的接受度较低,截至2012年底,仅有7个城市实现了这一目标。在吸取这一发展阶段的教训后,2012年我国及时调整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纯电驱动为战略取向,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B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同时在政策层面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2013年之后,北京率先对新能源汽车的牌照给予优惠且不受限行管制。高额补贴叠加免购置税等一系列推动措施,极大增强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与此同时,随着补贴政策的不断成熟,政策激励导向逐步向以推动新能源汽车企业技术发展为目标细化完善,技术门槛逐年提高,有力促进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优胜劣汰。2019年后,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逐渐成熟,强刺激的政策逐步向“市场化导向”转变。2020年12月31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要求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0年基础上退坡20%,公共交通领域退坡10%。补贴政策的退坡也使得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目标由生存变为高质量发展,从顺应补贴要求逐渐向市场端需求转变,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对于中国经济的支撑作用也不断加大。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离不开国内大市场的支撑。从新能源汽车的国内销量占比来看,国内市场一直是本土企业销售的主要阵地。中汽协数据显示,2023年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品牌的销量占比为49.9%,中国生产的新能源汽车总量中自主品牌的占比达80.6%。从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来看,中美欧同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消费市场,但中国的渗透率要远高于美国和欧洲。2022年欧洲新能源车渗透率近24%,销量超270万辆,其中纯电车销量年增长率超过60%。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由于传统汽车需求相对强势,虽然纯电汽车销量年增长率达27%,但新能源汽车的整体渗透率仅为6%,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中国是目前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贡献了全球六成以上销量,且仍保持高速增长。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31.55%,领先全球。本土超大规模市场对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崛起推动中国自主可控产业链条的形成和突破。从产业链来看,新能源汽车以“三电”技术为核心,其技术范式与传统汽车产业链条存在极大的差异,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也推动着本土企业在发展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方面逐渐形成优势。例如,从电池、电机和电控三方面核心技术来看,其中,竞争优势最大的是电池,目前全球动力电池销售前十的企业中,有一半以上来自中国。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超过六成,位居首位。此外,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智能化方面也逐步领先全球,如智能驾驶(辅助驾驶)、智能座舱(人机交互)等技术。目前在国内汽车市场,L1、L2级别的辅助驾驶渗透率持续提升,中国企业在智能驾驶技术方面的量产水平和迭代速度均展现出较强优势。从产业链分布来看,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集群也在不断成形,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东南部地区、西南部地区以及南部地区。其中,以东部地区最为发达,伴随其产业链条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大,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