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官方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焦点新闻  >>  正文

于无声处听惊雷——从2023年统计公报看中国未来

发布时间:2024-3-1     来源:泽平宏观    编辑:衡格格    审核:张经纬 王静


文:任泽平团队

2月29日,统计局发布《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国GDP规模126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占全球经济份额超17%,贡献全球经济增长32%。人均收入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经济结构转型特征明显,中国经济增速转入中速增长,2023年增长5.2%,服务业、消费需求主导,新旧动能转换,新基建、新能源占比大幅提升,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建设将成为新增长点,同时房地产在经济中的占比持续下降。

在看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要看到挑战和困难。短期经济尚未从疫情冲击中完全修复,居民消费仍在恢复,民营经济信心有待提振,房地产市场低迷,地方债务压力凸显。长期面临人口老龄化、经济结构转型、逆全球化等挑战,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放缓。短期需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全力拼经济,长期依靠改革开放,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而潜在增长率,避免房地产“硬着陆”,推动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和资本市场改革,保护民营企业家精神,推动技术进步和鼓励生育等。

只要全力拼经济,把发展放在首要任务,坚持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推出一揽子大规模经济提振措施,中国经济前景光明。

1、经济规模达126万亿元,占全球超17%,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大贡献者

2023年中国GDP规模达126万亿元,相当于17.9万亿美元,保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美国2023年GDP为27.4万亿美元,中国GDP相当于美国的约65.4%,受汇率影响,中美差距略有扩大。2023年中国GDP实际增速5.2%,低于1978-2008年高速增长期的平均增速9.8%,高于美国的2.5%,越南、印度经济增速分别为5.1%和6.7%。

全球经济体格局洗牌,中美经济仍领先全球,德国反超日本位居第三,印度跻身第五大经济体。2023年全球GDP总量预计达104万亿美元。其中,中国和美国占全球GDP比重分别为17.2%和24.2%,第三大经济体德国占全球GDP比重4.4%。此外,印度GDP达3.6万亿美元,反超英国,位于第五位。

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约为32%,远高于印度的15%和美国的11%。按照可比价计算,2023年经济增量超过6万亿元,相当于一个中等经济体一年的经济总量。根据IMF研究,我国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明显,经济增长1%,将带动其他经济体产出水平提高0.3%。

中国潜在增速水平在5%左右,经测算,如果中国经济保持5.5%左右的增长,则在2038年前后,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再回世界之巅,全球政经格局和治理版图进入新的篇章。



2、人均GDP超12600美元,人均GNI12596美元,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

我国已接近高收入国家标准,但距离2万美元的发达国家门槛仍有一段距离。2023年人均GDP为89358.0元,名义增长5.4%,较上年增速扩大2.4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61615元/人,比上年提高5.7%。按世界银行标准,高收入国家人均GNI门槛约为13845美元。以美元计价,我国2023年人均GDP为12690.1美元,人均GNI为12596.6美元,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

北京、上海、江苏相当于发达国家水平。以2022年人口数据估算,北京、上海、江苏人均GDP分别为2.84、2.71和2.14万美元。

如果中国能够转型成功,按照5.5%左右的速度再增长8年左右,大约在2032年前后中国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跨入发达国家俱乐部。


3、服务业对GDP增长贡献创疫情以来新高,消费主导经济增长

经济结构继续优化,三产对经济的贡献率创历史新高,消费的贡献大幅提高。从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7.1%、38.3%和54.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9%、33.9%和60.2%,较上年变化-4.9、0.0和4.9个百分点。从最终需求看,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2.5%、28.9%和-11.4%,比上年变化49.7、-21.2和-28.5个百分点,分别拉动GDP 4.3、1.5和-0.6个百分点。



消费以服务消费反弹最快,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14.4%,约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45.2%。出行、文娱、医疗和智能消费成为消费新活力。2023年人均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和娱乐支出,交通和通信支出,医疗保健支出所占份额为10.8%、13.6%和9.2%,较2022年分别提高0.8、0.6和0.5个百分点。

夜经济、文旅不断释放能量,以长沙、西安为代表夜间消费撬动消费;文旅融合、政府服务转型,以淄博、哈尔滨为代表的夏日烧烤、冰雪旅游火爆出圈2023年,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4.91万亿元,同比增长140.3%;国内出游人次48.91亿,同比增长93.3%。但较2019年仍有修复空间;2019年我国共实现旅游总收入6.63万亿元,国内旅游人数达60.06亿人次。

疫后中国消费整体K型复苏,恩格尔系数较疫情前上升、高端消费品与性价比类产品同时快速扩张。

消费受居民信心、收入预期和消费倾向影响。2023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7.2%,较2022年同期增加7.4个百分点,总体较疫情前的8.0%偏弱。2023年收入和消费倾向都在边际改善,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9.2%,较去年同期增加7.4个百分点;消费倾向为68.3%,较去年提高1.8个百分点。


4、新基建、新能源占比大幅提升,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建设将成为新增长点

科技创新研发投入加大,深耕自主研发,在部分高科技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渐缩小。2023年我国研发支出3.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64%,而2000年这一比重仅为1.0%。截至2018年底,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累计设立21支子基金,资金总规模达到313亿元。我国成为世界上首个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的国家,高价值发明专利占比超过四成。

新兴产业高速增长,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3.6%和15.7%。汽车制造业增长13.0%,电气机械和器材(包含光伏、新能源汽车电池等)制造业增长12.9%。其中,太阳能电池、汽车(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充电桩等产品产量增速分别为58.6%、9.3%(30.3%)、6.9%和36.9%。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0.3%,快于全部投资7.3个百分点。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8.4%、14.5%、11.1%。

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销量773.6万辆,同比增长36.2%,全年渗透率35.7%,提升8.1个百分点。年末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041万辆,同比增长55.8%,占汽车总体6.1%。

以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基建快速发展,深化融合实体经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完成软件业务收入123258亿元,比上年增长13.4%。2023年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63631万户,比上年末增加4666万户,互联网普及率为77.5%。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报告显示,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万亿元。企业采用率已达15%,市场规模约为14.4万亿元。在制造业、零售业、电信行业和医疗健康等四大行业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采用率分别达5%、13%、10%和7%。

未来,新质生产力激发传统行业增长动能,巩固产业转型升级成果,引领新兴产业发展。



5、房地产投资拖累固投整体,推动房地产“软着陆”,避免“硬着陆”

全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03036亿元,比上年增长3.0%。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9%,制造业投资增长6.5%,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0.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9.0%,第三产业投资增长0.4%。民间投资下降0.4%;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增长9.2%。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投资分别增长4.4%、0.3%、0.1%和-1.8%。东部新兴产业蓬勃兴起,中西部接续东部转移产业,东北人口外流转型困难。

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行,源于房地产、地方债务等问题较为突出。房地产作为第一大支柱行业,房地产投资下行,影响着居民和企业部门资产负债表修复,“信心”问题。2023年房地产和民间投资分别为-9.6%和-0.4%;资金来源较上年下滑13.6%,其中,国内贷款和个人按揭贷款分别下滑9.9%和9.1%;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11735万平方米,下降8.5%;房屋施工、新开工、竣工面积同比-7.2%、-20.4%和17.0%。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全年保障性租赁住房开工建设和筹集213万套(间);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7万个,涉及居民897万户。

为了促进房地产软着陆,短期可考虑三大措施:1)借机全面取消限购,释放合理住房需求,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包括二套房,降低居民利息支出负担;2)组建住房银行,收购开发商的土地和商品房库存,用于租赁房保障房;3)加快“三大工程”建设,支撑房地产投资。为了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长期可考虑以“城市群战略、人地挂钩、金融稳定、租购并举”为主构建长效机制。

长期看,以“城市群战略、人地挂钩、金融稳定、租购并举、房地产税和租购并举”为核心加快构建房地产新模式。

6、城镇化率持续提升至66%以上,但进程逐步放缓,迈向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阶段

2023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6.16%,较上年末提高0.94个百分点,标志着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但较高收入经济体的81.3%仍有15.1个百分点的空间。过去四十年,中国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快速增至9.3亿,净增加7.6亿,城镇化率从17.9%提升至66.2%,提高48.3个百分点,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经济社会格局,成就了过去中国重化工业、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消费升级等的飞速发展。当前中国城镇化率已高于55.3%的世界平均水平,达到中高收入经济体水平,但明显低于高收入经济体的81.3%,中国城镇化还有约15.1个百分点的空间。

2030年,中国将新增约1.4亿城镇人口,主要向城市群都市圈集聚。中国城镇化已进入中后期,虽仍处于快速发展期、但速度逐渐放缓。结合联合国《世界城镇化发展展望》,我们预测203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超过70%,2050年达到80%水平。结合我们根据当前生育趋势对未来中国人口的预测,中国城镇人口将在2030年左右增至约10.7亿人,将比2023年再增加1.4亿,其中80%将集聚在19大城市群,其中多数又将集聚在大都市圈。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持续推进,将带来基础设施、地产、新零售、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多个领域的广泛需求,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引擎。

7、人口负增长,老龄化、少子化、不婚化三大趋势加速到来,应大力度鼓励生育

2023年我国人口已经连续两年负增长,总和生育率1.0左右,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倒数第二,应加大力度鼓励生育。2023年末全国人口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02万人,出生率为6.39‰;死亡人口1110万人,死亡率为7.87‰;自然增长率为-1.48‰。

生育率持续下降,“不想生、不敢生、不能生”问题严峻。中国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代之前的6左右,降至1990年的2左右,再降至2010年后的1.5左右,2022年1.05,2023年在1.0左右,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倒数第二(仅比韩国略高)。全面二孩政策不及预期、三孩政策效果并未显现,未能扭转中国出生人口下降趋势,生育堆积效应已基本结束,出生人口自2017年以来连续七年下降,2023年出生人口902万人,比2022年减少54万人,继续创新低。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正从人口红利期转入人口负担期。2023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5.4%,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2001-2010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年均增加0.2个百分点,2011-2023年年均增加0.5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速度明显加快。预计在2030年左右进入占比超20%的超级老龄化社会。从老龄化速度看,日本从老龄化到深度老龄化用了24年、德国用了40年、法国用了126年,中国只用了21年;从深度老龄化到超级老龄化日本用了约13年、德国用了36年、法国用了28年,预计中国用20年左右。

我们长期呼吁“全面放开并鼓励生育,应对老龄化少子化挑战”,逐渐看到曙光,生育政策正在积极改变。全社会已经开始高度关注中国的人口问题,政策也逐渐向鼓励生育转变。从“放开三孩”到“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减轻家庭负担”。

自放开三孩政策以来,各地积极健全生育配套服务,从生育和育儿补贴、生育保险、个税减免、延长育儿假、提供托育服务、住房优先保障等方面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但支持力度、落实情况有待继续提升。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各地政府出台相关生育、育儿补贴的频率下降,部分补贴政策落实情况待改善,主要原因是受地方政府收入影响。

人口因素影响重大深远,生育政策调整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一。我们建议,1)全面放开生育,让生育权重新回归家庭;2)加快构建生育支持体系。从税收优惠、托育服务、教育投入、女性就业权益、辅助生育等方面加快构建生育支持体系,大力鼓励生育;3)大力发放生育补贴,切实减轻家庭养育孩子负担。建议出台生育补贴政策,按照孩子数量针对家庭发放,给有孩家庭每月1000-6000元。短期有助于扩大内需、稳增长、稳就业,长期有助于提振生育水平、增强经济社会活力,一举多得。



8、财政货币政策协同,积极发力,稳增长、防风险、调结构

财政政策积极发力,统筹化债和稳增长、加强对创新的支持。

2023年财政适度加力,主要用于基建、科技和民生。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6.4%,支出同比增长5.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基建类支出占20.7%,与2022年基本一致;而科技类(7.9%)、社保就业(14.5%)、城乡社区(7.5%)支出显著高于年初目标。

 

预计2024年财政积极发力,稳增长和化债为工作重心,同时加强财政对核心技术、高端制造业的支持。2024年万亿国债实物工作量逐渐落地,配合专项债支持基建、三大工程。同时,“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推动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科技创新”。

2024年货币宽松空间加大,货币政策延续宽松基调,兼顾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降准降息、资本市场改革等持续推进,“五篇大文章”或可能是货币政策的重要方向。

2023年货币政策总体保持宽松,关注结构和存量;但也面临实际利率成本高,有效需求不足的挑战。2023年,M2和社融存量同比分别增长9.7%和9.5%;结构上普惠小微贷、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分别为29.4和12.2万亿元,较去年增加5.6和3.1万亿元;但货币供多求少,资金资金活化程度低,2023年1-12月M2增速与社会融资规模差值平均达1.85%,M2与M1同比增速差从1月的5.9%扩大到12月的8.4%。

2024年货币宽松空间加大。2023年低通胀水平推升实际利率,2024年美联储紧缩政策大概率转向、汇率对货币的掣肘减弱。

长期看,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将成为金融工作的重要方向,为此央行设立信贷市场司。



9、外贸顶住压力求变,“新三样”出口突破万亿元,企业拓展海外市场,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2023年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外贸压力明显,包括欧美制造业疲软、地缘政治冲突、大宗商品波动、逆全球化、美元回流等。我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态度,优化进口税率,改善营商环境,推动高水平开放。此外,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实现出口平稳增长,优化贸易结构。

1)我国总体关税水平进一步降低至7.3%。其中对部分抗癌药原料、镇癌痛药品、抗新冠病毒药物原料等实施零关税;降低小家电关税,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2)营商环境改善,持续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2023年10月宣布将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

3)对外贸易稳增长,“新三样”出口突破万亿元。货物进出口总额417568亿元,比上年增长0.2%。其中,出口237726亿元,增长0.6%;进口179842亿元,下降0.3%。我国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大关。

4)对外经济拓展新增长点,增加经济韧性。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额194719亿元,比上年增长2.8%;对华直接投资(含通过部分自由港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13649家,增长82.7%。法国、英国、荷兰、瑞士、澳大利亚实际对华投资同比分别增长84.1%、81.0%、31.5%、21.4%、17.1%

5)布局海外投资,加强经济抗风险能力。全年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9170亿元,比上年增长16.7%,折1301亿美元,增长11.4%。其中,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2241亿元,增长28.4%,折318亿美元,增长22.6%。

6)自贸试验区扩容至22个,推动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新增新疆自贸试验区,实施范围扩大至179.66平方公里;海南已全面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准备。

7)强化知识产权保护。2023年新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8家、快速维权中心7家,总数达112家。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提升至82.04分。

8)市场主体大量增加,吸引外资势头较好。2023年新设经营主体3273万户,日均新设企业2.7万户。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766家,同比增长39.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339.1亿元,同比下降8.0%。其中,制造业同比下滑1.8%。

10、民生、社保、教育、文化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民生、科技、资源、环境等取得全面发展。人均收入快于经济整体,社会保险覆盖扩大,义务教育稳步提升,人才红利逐步形成,推动新质生产力转化。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1%,快于人均GDP增速的5.4%。

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比上年末增加1336万人、566万人、1054万人。其中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分别比上年末变动1766万、-430万人。

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130.2万人,在学研究生388.3万人,毕业生101.5万人。普通、职业本专科招生1042.2万人,在校生3775.0万人,毕业生1047.0万人。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为95.7%、91.8%,均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全国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分别达3309个、3508个、4154个;共有体育场地459.3万个,体育场地面积40.7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89平方米。

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7.1万个,比上年增加3.8万个;床位1020万张,增加45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247万人,增加81万人。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400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133万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33.4%。种草改良面积438万公顷。截至年末,共有国家公园5个。全年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3万平方公里。

11、2024:修复之年

1)2024年经济延续修复态势。政策已全面转向宽松,将稳增长放在更重要位置;财政发力,基建将成为托底经济的重要抓手;房地产调控放松,“三大工程”建设接力,一定程度缓和房地产投资疲软局面。出口从低迷转向企稳,主因中美国库存周期见底。

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研判当前经济形势,“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

在看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要看到挑战和困难。短期经济尚未从疫情冲击中完全修复,居民消费仍在恢复,民营经济信心有待提振,房地产市场低迷,地方债务压力凸显。长期面临人口老龄化、经济结构转型、逆全球化等挑战,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放缓。

短期需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全力拼经济,长期依靠改革开放,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而潜在增长率,避免房地产“硬着陆”,推动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和资本市场改革,保护民营企业家精神,推动技术进步和鼓励生育等。

3)大国货币政策应“以我为主”,首要目标是国内的经济增长和就业,这是基本盘。而且物价持续低迷,实际利率水平上升。

美联储降息节奏可能稍晚,鉴于当前去通胀节奏放缓、劳动力市场韧性等原因。根据CME,预计6月首次降息,全年降息75bp。

4)财政政策应兼顾在促消费方面的重要作用。我国习惯于将刺激投资作为稳增长的抓手,但当前消费占GDP已达一半以上,且疫情后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持续恢复,刺激消费可能带来更大的乘数效应,可通过稳就业、发放消费券或商品补贴、提振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提高财富效应等办法。同时寻找促进温和通胀的办法,防止短期“流动性陷阱”出现。

5)短期提振内需,建议:货币政策降息降准,降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财政政策加码新基建、促进消费;提振民营经济信心;稳楼市;稳就业,对吸纳青年就业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加强生育补贴,既能拉动经济增长,又能提高生育率等。

12、平衡好短期经济增长和长期结构改革

近年来,我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取得积极成效,包括促进新能源发展、加大创新支持、房地产调控、整顿吏治等方面。但在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部分领域存在层层叠加、合成谬误,影响短期经济发展和市场信心预期。未来应更好地平衡好短期经济增长和长期结构改革。

1)把握时度效。房地产和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是长期积累的结果,需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化解风险和化解债务。一些出发点很好的措施,反垄断、反对资本无序扩张、改革教培行业等,初心是好的,但过程中却误伤民营企业信心,对经济起到了收缩效果。所以,未来政策要把握好时度效。

2)推动房地产“软着陆”,避免“硬着陆”。2023年我国各级政府部门持续优化楼市政策,政策环境逐步改善,但房地产市场仍十分低迷。短期考虑组建“住房银行”收购开发商库存用于保障房,有利于“保交楼”、化解风险和改善民生;加快“三大工程”建设支撑市场需求和投资开工。中长期以“城市群战略、金融稳定、人地挂钩和房地产税”为主构建房地产长效机制。

根据住建部通知,要“根据住房需求科学安排土地供应、引导配置金融资源,实现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促进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结构合理,防止市场大起大落”。

3)提振民营经济信心,重视法治和产权保护。民营经济发挥了“56789”的重大作用。加强民营经济产权保护,完善法律制度、规范行政行为;加强法治,适当约束地方政府对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正常经营的干预,将更多领域向民企、外企开放,实施负面清单制,“法无禁止即可为”,提升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安全感以及对未来的信心。

4)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根本上是把股市从融资市变为投资市,让投资者在长期能赚到钱,让股市回归到公平公正法治的轨道上来。把股市从融资市变为投资市,这需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上市公司分红少、破发、破净不得减持,直到把公司经营好为止,严惩财务造假,实行集体诉讼减少小股东的维权成本,建立平准基金制度,完善信息披露和退市制度,让资本市场成为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市场,等等,如此,只要保护好投资者利益,让投资者有赚钱效应,股市的繁荣发展完全可以期待。如果股市起不来,长期低迷不振,就会一潭死水,打击信心。只要股市繁荣发展,投融资活跃,投资者有信心,就可以实现支持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专精特新、硬科技等重大战略。只要看清问题本质和因果关系,下定决心,办法总比困难多。

5)推动土地财政向税收财政和股权财政转型。短期开源节流,长期靠转型改革,以时间换空间,减轻对土地财政、隐性债务的依赖,培育新基建、新产业、新引擎。长期来看,一是政府精简冗员,减轻财政负担;二是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提振信心做大分母;三是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利用好中央杠杆空间,平衡财权与事权;四是促进土地财政转型,加力发展新基建、新能源等产业建设,培育地方产业高地;五是从土地财政转型股权财政,当前已有部分地方政府的超前意识摆脱房地产的依赖,打造地方特色产业集群。例如,安徽加速建设以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聚集地,常州大举“新能源之都”建设,通过股权投资孵化企业并拓宽财政收入渠道。

6)区域协调发展。传统产业的地区,一方面提高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培育复合当地特色、具有比较优势的的新经济、新产业。这些新兴产业应该结合当地的特色文化和资源禀赋,形成独特的发展模式,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此外,还需要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当地人才水平,为新兴产业的稳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支持。

如东北地区,可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和文化特色发展新兴特色产业,如冰雪经济、海洋经济、森林经济、生态旅游等,打造东北品牌;同时可利用地理优势,与俄罗斯、蒙古国等邻近国家加强经贸合作,打造高标准自由贸易区,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并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互惠共赢;加快发展风电、光电、核电等清洁能源,建设风光火核储一体化能源基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可持续的绿色动力。

中国经济潜力大,只要全力拼经济,把发展放在首要任务,坚持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推出一揽子大规模经济提振措施,中国经济前景光明。

免责声明: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作为商业用途,亦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或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版权所有   |   京ICP备13023518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3807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16号1号楼6层   |   邮编:100037   |   电话:010-68596456 / 68596458
战略合作伙伴、技术支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网(M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