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官方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场信息  >>  正文

2024年可持续发展领域十大展望

发布时间:2024-3-4     来源:BSI英标    编辑:衡格格    审核:张经纬 王静


(本文仅代表万扬老师个人观点分享)

万扬老师表示:“过去的2023年是全球可持续发展领域不平凡的一年,气候变化、ESG、新能源产业蓝图已绘就,号角已吹响。许多在2023年埋下的种子,将在2024年破土而出。其中既隐含合规的风险,也孕育着重大商机,因此有必要对2024年的趋势进行预判”。对此,万老师总结了在2024年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十大展望。

展望一:能源转型将势不可挡

2023年12月1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在阿联酋迪拜闭幕,大会最终达成《阿联酋共识》,呼吁缔约方:尽快摆脱化石能源,并积极向可再生能源过渡,争取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容量增加到现在的3倍。从现在到2030年还有7年,7年内翻3倍,这给可再生能源行业创造了巨大的的市场空间。比如说光伏行业,经历了这些年的“四起三落”和产能快速扩张,国内厂商竞争激烈,极度内卷。我认为中国太阳能产业的新增长点一定在海外,包括中东、东南亚和欧盟。尤其是欧盟,在碳中和方面不但有目标,而且有具体的法规和产业政策保障,是太阳能企业兵家必争之地。

展望二:新能源车主流化将提速

中国市场

中国新能源车2023年销量测算大约是880多万辆,同比增长38%,市场渗透率36%。预计2024年新能源车将持续增长,全年销量将逼近1,100万辆,渗透率将达到40%。2024年,新能源车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完善,随着一些大厂跑步进场,新能源车的技术水平、驾驶体验也将得到提升,未来新能源车必将主流化。

海外市场

海外市场方面,中国2023年汽车出口达到540万辆,同比增长56%,其中新能源车出口220万辆,占比40%。美国交通碳排放占全社会总排放的33%,欧盟大约是28%,都是其第一大排放领域。美国和欧盟各国都承诺2050年或更早实现碳中和,尤其欧盟还承诺到2030年,碳排放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55%。由此我们可以推断,美国和欧盟势必加快新能源车替代燃油车的步伐。

2023年1-11月,中国新能源车在全世界的市场份额约为三分之二。可以预见2024年,无论是光伏还是新能源车,在经历过国内市场极致内卷的洗礼后,进入到国际市场上是否会风轻云淡?

展望三:碳中和被重新定义

2023年11月30日,也就是COP28召开的第一天,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了全球第一部碳中和标准ISO 14068-1:2023,衔接BSI在2009年BSI开发的PAS 2060碳中和标准。关于这部标准有几项重要看点:

1、把碳中和作为最终实现净零排放的一个重要步骤,所以名称叫做ISO 14068-1,意味着以后会有-2甚至-3。大家可以猜想第二部分可能是什么标准?“据说”2022年发布的《ISO 净零之路指南》(IWA42: 2022)很有可能会被转化为ISO 14068-2,我们持续关注。

2、国际碳圏的话语中,净零排放和碳中和泾渭分明,差别主要体现在碳排放是否已经减无可减才使用碳信用来抵消,达到净零排放的状态非常不容易。而在中国,我们基本不太区分二者,还有一种似是而非的概念叫“零碳”。

3、以后企业要实现碳中和必须要首先要制定“碳中和管理计划”,设定实现只有残余排放(Residual Emission)的目标年份,制定碳中和路径(Carbon Neutrality Pathway)。实现碳中和的框架与净零排放愈发成为有机整体,关于这个方面,我以后专门写文章阐述。

4、企业将不能在做出碳中和承诺后直接通过碳抵消来宣布实现碳中和,ISO 14068-1要求企业在做出承诺并经过一个时间周期的(比如1年)减排后,声明的碳中和才有效。

5、关于减少对碳抵消的依赖,ISO 14068-1中共出现了13次,妥妥的“三令五申”。对于用来抵消的碳信用本身,要求也非常严格,比如明确规定只能使用“事后碳信用”(ex-post carbon credits),即碳减排和碳消除已经出现,而不是未来预期的碳信用。还有真实性、额外性、永久性、已核证等要求。对于碳信用机制也有共9条要求。

由此可见,ISO 14068-1非常严谨。2024年,依据此标准来开展碳中和工作并通过第三方核查的企业和机构,理应得到热烈的掌声。

展望四:自愿碳减排市场风起云涌

2023年年初

2022年年初英国《卫报》的一篇雄文,直接就引爆了自愿碳减排市场。文章宣称90%的VCS雨林碳抵消都毫无价值,当然2023年9月Verra(VCS标准的管理机构)和黄金标准(Gold Standard)相继回应了《卫报》的质疑,为自己做了辩护。此后有不少国际大公司宣布收回其碳中和承诺,比如雀巢之前承诺旗下的奇巧巧克力和奈斯派索咖啡机将实现碳中和,但6月雀巢决定停止购买、使用碳抵消,且收回其碳中和的承诺。

2023年7月

备受瞩目的诚信自愿减排市场委员会(ICVCM)2022年7月发布了核心碳原则(CCPs)及评估框架(Assessment Framework),就是对市场和公众的回应。ICVCM不仅仅会评估碳信用机制,也会对其方法论进行验证,通过评估后会贴上相应的ICVCM标签。下半年,几家主流的碳信用机制已经向ICVCM提交了申请,评估将持续2-4个月。未来BSI验证的无论是机构还是产品的碳中和,将只接受经ICVCM认可的碳抵消。

2024年

2024年当然还有一件大事就是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已于1月22日在北京正式启动。

* CCER于2012年开始着手搭建;

* 2015年开始签发、交易;

* 2017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暂缓受理”的公告;

* 2023年伊始,碳圏所有人都期盼着CCER能够重启;

* 2023年10月份以来,国家发布了若干规范文件;

* 2023年12月25日国家认监委发布的《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实施规则》;

* 2024年1月,国家认监委发布关于开展第一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机构资质审批的公告。

中国的CCER机制有很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解答,比如与国际碳市场的接轨?是否会纳入到ICVCM的体系中?

展望五:产品碳足迹开始发力

发达国家市场对产品碳足迹更加重视。最开始产品碳足迹一般都是面向终端顾客的日用消费品,比如超市里卖的食品、服装,还有电子产品,比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和手环,这部分产品的碳足迹声明主要是回应消费者对环保产品的需求。最近几年产品碳足迹的应用开始向中间产品和工业品延伸,

* 一方面是因为一些终端产品需要实现碳中和或者计算碳足迹,倒逼其上游中间品核算碳足迹;

* 另外一方面是基于产品碳足迹的市场准入保证人。

比如欧盟2024年第一季度将要通过的《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法规》,对进入欧盟的一些产品设立包括碳足迹在内的生态环境指标,并要求以“数字产品护照”的形式进行信息披露。

* 首当其冲的就是电池,包括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便携式电池等等;

* 后面陆续会要求纺织品、电子产品、建筑材料等披露环境信息;

* 不出意外的话,中国擅长的太阳能光伏板也很快会被纳入。

无论是出于推动中国双碳工作的目的,还是为了应对发达市场利用产品碳足迹制造的贸易壁垒,中国开始加快产品碳足迹核算、核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

去年11月,发改委联合5部委发布了《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到2025年,国家层面出台5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一批重点行业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初步建成,国家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基本建立,碳足迹核算和标识在生产、消费、贸易、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显著拓展,若干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和碳标识实现国际互认。”

展望六:国际ESG报告标准逐渐“合流”

* 2023年6月26日,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发布了首批两项可持续报告披露准则S1(一般要求准则)和S2(气候披露准则)。

ISSB的背后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IFRS),整合了多个ESG的报告标准,包括:CDSB、SASB、IIRC、TCFD等。

* 2023年7月,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发布声明认可ISSB标准,意味着很多国家的证券交易所将采用ISSB标准。

* 2023年1月,欧盟的《企业可持续报告指令》(CSRD)生效,7月《指令》的授权法《欧洲可持续报告准则》(ESRS)发布,也将于2024年正式生效。

* ISSB标准于2024年1月1日正式生效,意味着今年年底将有公司采用ISSB标准撰写他们的ESG报告,并于明年上半年披露。

 

ISSB一样,欧盟的本土大型上市公司今年将用ESRS准备他们的ESG报告,并于明年发布。CSRD将逐步纳入中小企业以及与欧盟关联的外国企业,包括中国企业。据统计,最终将会有50,000家企业被纳入。

再加上之前众多企业采用的GRI标准(目前市场份额约为70%),2024年开始市场上将会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当然这三家都发布过公开声明,宣称要互相兼容,圈内人都戏称2023年是“互联互通之年”,但我认为明面上的合作无法完全取代实际的竞争。这几家都有各自的优势,未来如何发展值得观察。

展望七:ESG中的人文、社会、治理方面将得到重视

当人们谈起可持续发展或者ESG,大家习惯性地会将其与环保划等号。其实ESG除了E(环境),还有S(社会)和G(治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也涵盖了很多人文、社会和治理领域的议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总的来说我们在这些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挑战一

中国现在有大批企业在出海。我们企业在国际化方面成功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ESG做的好不好,这是中国企业是否真正成为模范的国际公民的晴雨表。尤其是对当地社区和本土员工的关怀,还有公司治理方面比如合规、反腐败、反贿赂等等,这些都是成为良好国际公民的基本功。因此,中国企业更要把ESG做好。

挑战二

目前ESG相关的概念,包括评级、标准等,都是在西方的话语体系之下构建的,这些概念都来自于欧美。但是中国的国情、社会面临的挑战、企业的特点,和欧美不完全一样。比如说中国企业前些年支持了很多扶贫项目,近些年的乡村振兴也是如此,这些是中国语境下特有的。所以现在的一个挑战就是我们如何既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同时要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创立有中国特色的ESG话语体系和标准框架。

展望八:供应链的可持续管理将会加强

2018版的温室气体量化的国际标准ISO 14064-1已经开始要求纳入范围3的重点排放。许多跨国公司,其生产、组装、运输、分销等都依赖供应链完成,范围1和2的排放占总排放非常少,比如某知名手机品牌其范围3的排放占其总排放的99%。另外,大部分轻资产、服务型、金融机构,他们的碳排放也集中在范围3。单单从碳的角度,如果这些企业要减少碳排放,甚至承诺净零排放,重点其实就是把供应链管理好。

当然供应链管理不仅仅是碳排放,ESG的几乎所有方面都和供应链相关。2022年2月欧盟委员会发布了一项新提案《企业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指令》(CSDDD),要求企业在其价值链中识别并减少人权和环境方面的负面影响。去年12月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已经达成协议,估计今年上半年会正式通过。据估计,此指令将影响到12,800家欧盟企业和超过4,000家非欧盟企业,主要是一些大企业,当中一定会包括一些出海到欧洲的中国企业。该指令预计2026年强制执行。

展望九:碳关税已迎面走来

碳关税

* 去年10月1日,欧盟的《碳关税调节机制》(CBAM)正式生效,将包括电力、钢铁、铝、水泥、化肥、氢共6个行业

* 2023年10月至2025年12月为CBAM的过渡期,只需要向欧盟个成员国的相关机构报送碳排放数据,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

* 2026年1月1日开始,出口到欧盟的企业将要按照一定规则支付碳排放的费用。

CBAM的立法初衷是为了防止“碳泄漏”,即欧盟提升碳排放的要求不会降低欧盟相关企业的竞争力,导致大量碳排放要求不严格国家的商品以低价格涌入欧盟市场,同时导致欧盟的企业外迁。由此,欧盟严格的碳排放政策反而增加了其他国家的排放,全球排放量有可能总体增加,削弱了欧盟气候政策的有效性。话虽如此,CBAM本质上还是贸易壁垒,但理由是高尚的。

紧随欧盟的CBAM:

* 英国去年年底宣布将于2027年实施英国的CBAM,初步决定涵盖的产品大类包括铝、水泥、陶瓷、化肥、玻璃、氢气、钢铁。

* 同样是去年年底,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几乎同时收到了“碳关税”的立法提案——《清洁竞争法案》(CCA)。

碳圏很多专家都聊过中国企业将如何应对碳关税,我自己也在不同场合给过建议,在此不赘述。2024年,碳关税会触碰到我们更多的企业,也许暂时还没有痛感,但相信会有一丝不安掠过。前几天有个做外贸的同学突然咨询我欧盟碳关税的事情,他的工作与碳八竿子打不着,细问才知道他有个开厂的朋友,做铝制品,2023年才往欧盟出口20万美元,现在进口商让他们填报CBAM表格。相信2024年CBAM在出口企业中的存在感会越来越强,会将碳进一步渗透到我们做生意的逻辑中去。

展望十:向远处眺望就是大自然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已经提出很多年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茂密的植被、茁壮的红树林有诸多好处,比如防御自然灾害,调节气候,固土、固水,当然还能吸收一部分人类的碳排放。

2023年9月自然相关财务披露工作组(TNFD)发布首个自然相关信息披露框架建议,相信2024年会有头部企业开始按照TNFD的标准披露相关信息。另外据说ISSB的S3标准也将聚焦生物多样性和自然保护。BSI早在2021年就开发了BS 8632,《组织层面自然资本核算准则》。《欧盟零毁林法案》(EUDR)2022年6月底开始生效,将于今年12月30日起强制执行,微型和小型企业将会放宽至2025年6月30日。2024年,生物多样性和自然保护将会得到更多关注。

您也许会发现,上文很多都提到了欧盟的政策、法规、指令,为什么要关注欧盟?我想至少有三点原因。

欧盟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欧盟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稍有风吹草动,对中国的出口贸易影响极大,2012年欧盟对中国光伏企业发起的双反调查,是中欧贸易史上最大的贸易争端,我国的光伏产业遭受重创,大批企业倒闭,包括那些年的头部企业。

欧盟在可持续的先进性

欧盟又是国际上在可持续和碳中和领域最激进的经济体,很多政策和法规设计引风气之先,其他国家争相效仿,比如欧盟的碳交易机制在2005年开启,随后很多国家跟进,中国的国家级碳市场在16年后的2021年开通。

欧盟政令法规的强制性

欧盟的政令、法规很多都是强制性的,而且与贸易、市场准入、供应链体系强行绑定,我们的企业将面临2个“脱”:要么脱碳,要么脱钩。综上,我们必须要密切关注欧盟。

2023年是史上最热的年份。“史上最热”不是夸张的修辞,而是上周世界气象组织官方宣布2023年是人类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一年。还有一种说法是去年极有可能是125,000年以来最热的,而且去年的平均温度已经非常接近《巴黎协定》把升温控制在1.5℃以内的目标,2023年的平均温度比人类工业化前高1.45℃。所以,对于2024年,可能最需要预测的是温度会不会继续打破记录,气候带来的灾难会不会比2023年更加频繁。

作者:万扬,曾任联合国高级官员,现任英国标准协会(BSI)亚太区可持续发展总监,从事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节能减排工作逾20年。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版权所有   |   京ICP备13023518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3807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16号1号楼6层   |   邮编:100037   |   电话:010-68596456 / 68596458
战略合作伙伴、技术支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网(M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