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远传水表常采用低功耗广域网(LPWAN)传输技术,以支持长距离数据传输和低功耗需求。常见技术包括NB-IoT、LoRa以及LTE-M。其中,NB-IoT技术以其低功耗、广覆盖的特性,在国内市场中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据全球市场调研机构IoT Analytics出具的全球低功耗广域物联网(LPWAN)跟踪和预测报告显示,在全球LPWAN连接中,NB-IoT技术占据54%的份额,LoRa技术占29%,LTE-M技术占14%。在中国市场,这一趋势尤为突出。IoT Analytics跟踪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NB-IoT连接数占中国所有LPWAN连接的比例高达81%,同时中国的NB-IoT连接数占全球NB-IoT连接总数的84%。
目前,国内行业内的无线远传水表多采用NB-IoT传输方式,政府政策的支持是其快速推广的重要原因。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文件,部署、推进NB-IoT建设工作,明确鼓励在新技术新业务中应用NB-IoT技术,并提出构建NB-IoT、4G和5G协同发展的移动物联网综合生态体系,以满足大部分低速率场景的需求。三大运营商加速押注NB-IoT网络建设,水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也加大力度推广和部署。2019年开始为期两年的天津NB-IoT表计改造项目更是一举改造了数百万只传统水燃气表,北京、济南也于当年相继宣布了智能远传水表的更新计划.......NB水表发展势头强劲,随后几年更是急速推进。
然而,全球其他地区的智能水表市场却呈现出不同的技术选择。据IoT Analytics 2024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在不包括中国的全球LPWAN连接中,LoRa技术占据41%的份额,LTE-M技术占31%,而NB-IoT技术仅占20%。
LoRa技术基于LoRaWAN协议,使用非许可频段,初始部署成本较低,且无需依赖昂贵的蜂窝基站,因此在农业和偏远地区的水务应用中具有明显优势,尤其适用于国外的私有化网络场景。
根据Frost & Sullivan的《全球智能水表市场分析报告》,国外水务公司更倾向于选择成本效益较高的LoRa技术,尤其是在北美和欧洲地区。例如,芬兰、瑞典、法国等国家已广泛部署LoRa水表。Semtech公司报告指出,LoRa技术已被应用于欧洲多个市政水务项目,其低功耗、低成本和长距离覆盖的优势得到充分验证。芬兰的Koka Oy公司和瑞典的Farlo公司生产的LoRa型水表已实现大规模部署。LoRa联盟的报告进一步显示,近年来,全球各地水务公司部署LoRa水表数量显著增加,其成员公司如Koka Oy和Bluebot积极推动市场扩展,有效提升了供水管网的运行效率。
此外,Berg Insights的报告显示,Wize技术在欧洲水务自动计量基础设施(AMI)中也占据重要地位,约占47%的AMI端点。英国SUEZ公司广泛采用Wize技术,强调其能够穿透地下水表安装环境,并提供超过15年的电池寿命。《水务行业期刊》文章指出,Wize技术在英国市场覆盖率高达99.5%,特别适用于成本敏感型应用。
尽管NB-IoT技术在欧洲也有一定应用,例如西班牙Global Omnium公司计划通过Telefónica的NB-IoT网络部署45万台NB-IoT水表,但总体来看,其在欧洲的市场份额仍低于LoRa和Wize技术。
在国内市场中,虽然部分水表采用了LTE Cat1(即速率类别1的4G网络)技术,但由于资费较高和电池寿命较短等原因,未能成为市场主流。相比之下,NB-IoT技术凭借其技术优势和政策支持,将继续保持在国内市场的领先地位。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自媒体的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对文中观点持中立态度,仅供参考、交流。若转载或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