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官方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论述  >>  正文

铜价暴涨逼近历史峰值,成本压力传导表企影响几何

发布时间:2025-4-1     来源:水表网    编辑:衡盛楠    审核:张经纬 王静

326日,国内现货铜价延续上涨行情,长江现货市场铜价报收82690/吨,逼近历史峰值,相较于20251月,已上涨9160/吨,年内涨幅扩大至12.45%。据统计,广东、天津等主要现货市场报价均突破81700/吨大关。

作为重要的工业基础材料,铜材凭借其优异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加工性能,在行业内应用广泛,常用作表壳、接管、螺帽以及阀控水表内零部件等。铜材物理性能优良,且可复用,有利于降低水司水表轮换的成本。

铜材料偏软,水表铜壳的加工工艺需要添加锌、铅、铝等其它金属。现行行业标准《饮用水冷水水表安全规则》(CJ 266-2008)明确规定,铸铜表壳主要材质为铸造铅黄铜。中国计量协会发布的《饮用水冷水水表安全规则》(T/CMA SB 052-2020)团体标准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压力加工铅黄铜,两者原材料相同,只是加工方式存在差异。

近年来,铜价原材料大幅上涨,成本压力传导至下游制造企业,表企利润受到一定程度挤压。以DN20口径的铸铜水表为例,红冲铜壳重量为 650 g-750 g,单套的铜接管重量为 135 g,一对重 270 g,这意味着一块表中包括表壳、接管、螺帽等所有涉铜材料重量至少为1kg。行业内常使用铜合金(ZCuZn40Ph2)作为生产原料,铜含量大致在58%63%之间。目前用于水表制造的铅黄铜价格大致在52000/吨, 相较于2019年(最低价在34000/吨左右),仅仅因为铜价的上涨就导致单块水表成本至少上涨了18元。

多家机构预测,年内铜价仍会持续高位运行。从短期看,市场对美国拟实施的铜制品进口关税政策反应强烈,叠加刚果(金)等主产区地缘政治风险升级,引发全球供应链紧张预期。长期而言,我国作为全球最大铜消费国,面临资源储量有限、冶炼能耗偏高等结构性矛盾,导致对外依存度较高。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自媒体的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对文中观点持中立态度,仅供参考、交流。若转载或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版权所有   |   京ICP备13023518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3807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16号1号楼6层   |   邮编:100037   |   电话:010-68596456 / 68596458
战略合作伙伴、技术支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网(M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