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仪表行业上市企业半年报披露工作已逐步进入尾声。作为工业生产 “神经中枢” 的重要组成部分,仪器仪表行业的财报数据不仅折射出自身发展脉络,更与制造业升级、产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紧密相连。其中,其中自动化仪表领域因服务流程工业、智能制造等关键场景,其营收、利润、订单及研发投入备受关注。当前财报陆续揭晓,自动化仪表领域中期答卷如何?整体态势是否达标?哪些细分赛道或企业表现突出?。
川仪股份
2025年上半年,宏观形势错综复杂、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市场竞争加剧,公司经营面临阶段性挑战,本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328,112.75万元,同比下降12.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455.78万元,同比下降10.46%;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826.20万元,同比下降14.66%。
在严峻的外部环境下,公司积极优化营销策略,一方面内部提质,加强专业化营销、服务团队建设,强化市场项目信息收集到合同落地全流程管理,不断提高订单获取能力;一方面外向突围,深耕大客户大项目,拓展新市场新领域,并借力央企“总对总”优势,不断扩大合作“朋友圈”。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签订单同比下降9%,但在核电、精细化工、有色金属、水利水务、火电等细分市场新签订单增幅38%—64%,海外市场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康斯特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6亿元,同比增长3.7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12.95万元,同比下降7.7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063.74万元,同比下降7.08%。
国际市场实现营收12,749.51万元,同比增长3.2%,其中第二季度同比增长5.5%,环比增长10.3%,主要因素系美国区域市场同期大订单导致的高基数叠加关税政策的反复冲击袭扰影响,以及新加坡运营中心交付能力提升。需求端,国际市场在高压关税政策的冲击下缓慢复苏,叠加去年同期大订单因素,受冲击较大的美国区域市场增速由3月末11.0%恢复至-5.8%,欧洲/中东/非洲区域市场增速由-7%增至8.3%;运营端,公司新加坡运营中心正成为国际市场营销渠道拓展的重要辐射节点,面对美国关税税率不确定性导致的存量订单交付承压及新增订单增长放缓,公司调整国际市场运营策略,美国区域市场以销售美国运营中心原有备货产品为主,同时在第二季度起加速将非美市场订单分流至新加坡运营中心,2025年1-6月新加坡运营中心承接国际订单占比增至29.3%,其中6月新加坡运营中心订单占比56.5%。
国内市场实现营收11,884.49万元,同比增长4.4%,其中第二季度同比增长2.4%,环比增长35.4%,报告期末在手订单转化开始加速,主要因素系下游行业景气度差异化回升,国内市场订单稳步增长并逐步确认收入。在需求端,公司围绕计量检测、电力、冶金机械装备等行业需求以稳增收入为主,围绕仪表及传感器等行业需求以提升市场份额目标;在运营端,公司聚焦优质客户需求,加速推进大客户管理策略,为国内市场下半年的高质量增长奠定基础。
国电南自
报告期内,公司累计完成订货合同金额115.6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1.51%。经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公司2024年度营业收入90.3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8.46%;实现利润总额6.7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37.68%;实现净利润5.82亿元,其中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4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50.14%。
从各业务板块来看,电网自动化产业累计订货503,288万元,营业收入382,644万元;电厂及工业自动化产业累计订货183,894万元,营业收入151,632万元;轨道交通自动化产业累计订货42,182万元,营业收入38,840万元;信息与安全技术产业累计订货111,950万元,营业收入81,917万元;电力电子产业累计订货28,156万元,营业收入17,364万元。各板块业务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共同推动了营业收入的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为59,06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80%。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在电网自动化、电厂自动化、新能源等多个领域开展研发项目,以提升公司的技术实力和产品竞争力。
常辅股份
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07亿元,同比下降8.11%;归母净利润为1341.53万元,同比下降9.87%;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254.66万元,同比下降11.22%。
报告期营业收入按产品分类:普通产品营业收入2,231.3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47.48万元,下降6.20%;智能型产品营业收入5,344.14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14.56万元,增长2.19%;核电产品营业收入2,848.05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787.25万元,下降21.66%;配件销售及其他营业收入313.99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27.96万元,下降28.95%。核电产品营业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虽然公司核电产品在手订单还是比较充足的(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核电产品在手订单不含税金额为6,953.24万元),受上半年相关项目进度的影响,报告期实现交付的订单比上年同期减少所致;配件销售及其他营业收入下降主要是由于报告期产品配件销售减少所致。
科达自控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49亿元,同比下降4.55%;归母净利润457.83万元,同比下降68.49%;扣非净利润296.59万元,同比下降73.96%。
科达自控智慧矿山领域的主要产品是矿山数据监测与自动控制系统,2025上半年,该产品实现营收8054.38万元,占公司当期总营收的54.06%。科达自控重点打造立体式新能源充换电管理系统,解决不同类型新能源车辆的充换电补能需求,以社区充电为主、公共充电为辅、换电为补充。2025上半年,立体式新能源充换电管理系统为科达自控带来营收5147.44万元,同比增长40.01%,占当期总营收的34.55%。
公告中表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局势依然严峻复杂,能源行业结构性调整持续深化,智慧矿山与新能源充换电领域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公司面临着政策驱动强劲与短期宏观承压并存的经济形势。报告期内,科达自控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支出研发费用2230.20万元,占当期总营收的14.97%,同比增长13.83%。
容知日新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56亿元,同比增长16.55%;实现归母净利润0.14亿元,同比增长2063.42%;实现扣非净利润0.13亿元,同比增长3091.44%。公司研发费用达6031.23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23.53%。
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容知日新表示,一方面是受益于各行业加快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客户需求增加,带动销售收入增长;另一方面,公司持续加强组织能力建设,提高运营管理效率,毛利率和整体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带动净利润大幅增长。
今年上半年,前述三大战略稳步推进,持续赋能业务发展。在合作伙伴战略方面,目前公司合作伙伴数量符合预期,且质量较高,拥有较多市场线索;服务战略方面,进一步对服务中心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同时推出服务中心过程激励政策,实现服务订单及收入较大增长;好产品全球化战略方面,持续拓展海外合作伙伴,同时在美国和中东区域部署本地化团队,实现海外销售数据稳步增长。
正弦电气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16.87%;归母净利润2187.59万元,同比下降6.59%;扣非净利润1848.06万元,同比增长11.8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7.43万元,同比下降83.35%。
净利润短期承压主要系公司主动加大战略投入所致:一是积极拓展市场布局,销售团队规模扩大带来相应费用增长;二是优化管理架构,完成总部搬迁并引进专业管理人才导致管理费用上升;三是持续强化研发创新,加大技术人才储备和研发投入力度。上述战略性投入将为公司未来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助力实现长期可持续增长。
纽威股份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04亿元,同比增长19.96%;归母净利润6.37亿元,同比增长30.44%。
2025年上半年,纽威股份积极响应新能源、核电、海洋工程等新兴领域对特种阀门产品的市场需求,加速技术升级进程。依托自主研发体系,在新能源、核电、海工、造船、LNG等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成功开展多个核心项目的技术攻坚;工业材料、核电、水阀、东吴机械、石油设备也都在各自领域取得多个重要突破,实现了超低温双偏心蝶阀、复合高分子阀座高压全焊接管线球阀、高完整性压力保护系统、核一级轴流式止回阀、高压大口径平板闸阀、高压大口径球阀、海洋平台节流压井管汇等多个典型项目的研发与制造,国际认证范围和服务内容都进一步扩大,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完整解决方案。
江苏神通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0.68亿元,同比增长1.52%;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4.72%;扣非净利润1.38亿元,同比增长8.54%;报告期内,公司取得新增订单10.72亿元,其中:神通核能4.83亿元,冶金事业部1.96亿元,能源装备事业部0.75亿元,无锡法兰3.01亿元,瑞帆节能0.17亿元。
近日,江苏神通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随着氢能产业技术迭代与政策深化,绿氢产业符合氢能源领域的布局和发展趋势,未来发展潜力大、前景好;据公司2025年8月19日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公司核电行业上半年收入4.10亿元,同比增15.67%。
思维列控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89亿元,同比增长23.35%;利润总额3.63亿元,同比增长55.08%;归属净利润3.04亿元,同比增长59.76%。
公司在2025年半年度报告中提到,报告期内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了显著增长,分别同比增长23.35%和59.76%。此外,公司的列控系统业务受到招标延后和项目验收结算进度影响,收入出现了下降。公司在高铁安防业务和高铁运行监测业务方面实现了快速增长,尤其是高铁运行监测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长153.19%。在研发投入方面,公司持续加大研发费用的投入,同比增长9.47%。公司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助力铁路用户的生产力升级。整体来看,公司在经营业务上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并在技术研发和产品推广方面持续发力。
公司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签订单保持平稳增长,当前在手订单充足。在细分行业方面,公司列控系统、铁路安防、高铁运行监测三大业务均处于设备更新、升级阶段,有力支撑了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同时,铁路客户正在加快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铁路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将为相关设备厂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延华智能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690.94万元,同比下降25.8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8.40万元,较去年同期扭亏为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去年同期的-1.06亿元大幅收窄至本报告期的-0.32亿元,同比改善70.19%。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下降主要是由于行业竞争加剧部分业务板块增长承压、部分新签大额合同尚未达到收入确认条件、部分子公司收入不再纳入上市公司合并范围等因素综合导致。尽管面临经营压力,公司通过积极的管理举措,较去年同期扭亏为盈。一方面,公司原控股子公司成都医星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增资扩股成功引入投资者,为上市公司贡献投资收益;另一方面,在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公司强化费用管控成效显著,有效降低了整体费用支出,进一步夯实盈利基础。同时,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完善项目管理流程与优化采购付款节奏,强化资金管控,将管理举措转化为资金运营效能的提升,有效促进经营性现金流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