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官方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论述  >>  正文

2026年重点“小巨人”奖补实操全攻略

发布时间:2025-9-3     来源:专精特新老友荟    编辑:衡盛楠    审核:张经纬 王静

“ 在政策利好与产业升级的双重推动下,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经成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争之地”。2026年奖补申报的倒计时已经开启,想要脱颖而出,必须抓住三个关键:战略聚焦、资源整合、数据闭环。”

一、政策核心逻辑:600万奖补的“三道门槛”

1. 基本条件

1)身份认证:需为有效期内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且未上市(新三板除外);

2)领域适配:聚焦工业“六基”、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

3)投资门槛:计划总投资须超2000万元,涵盖“新动能、新技术、新产品、产业链能力”四大方向。(4)产业链配套:需进入行业龙头企业核心产业链环节。

2. 资金拨付

1)首期50%:项目启动时拨付,支持研发与设备;

2)尾款50%:项目收尾根据绩效考核拨付,若未达标2000万投资,资金将被追回。

3. 淘汰机制

1)重复申报禁止;

2)数据必须真实,接受审计;

3)推进计划要“路线清晰、目标可量化”。

二、倒计时筹备清单

1-2个月:政策对标+资源盘点

对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评价标准》,逐项核分,重点突出“研发费占比”与“市场占有率”;

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如时间允许,走绿色通道申请I类发明专利(目前通过企业上年度I类发明专利平均获得授权15件以上。),提升创新得分;

整理近三年审计报告,突出研发投入与主营收入。

3个月:方案设计+预算编制

总投资额建议分配:研发50-60%、设备20-30%、人才10-15%、协作5-10%左右;

设定量化目标:如研发3个新产品、申请5项发明专利、市场份额提升10%等;

预留10%作为风险缓冲资金。

4个月:材料准备+地方沟通

根据要求准备申报所需材料,编写“三新一强”计划书;

与地方工信(经信)部门保持高频沟通;

邀请合规第三方机构进行材料预审,避免低级错误。

5个月:答辩演练+风险管控

针对技术先进性、产业链价值等高频问题,组织内部模拟答辩;

制定资金使用方案,优先投向高风险高回报项目;

做好舆情管理,避免负面事件。

在政策机遇与产业升级的交汇点,2026“小巨人”奖补是中小企业的黄金机会。 唯有做到:专业化深耕 + 数据化支撑 + 提前谋划,企业才能在激烈竞争中抢到600万,实现跨越式发展!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自媒体的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对文中观点持中立态度,仅供参考、交流。若转载或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版权所有   |   京ICP备13023518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3807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16号1号楼6层   |   邮编:100037   |   电话:010-68596456 / 68596458
战略合作伙伴、技术支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网(M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