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官方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论述  >>  正文

未来五年科技创新战略部署

发布时间:2025-11-21     来源:中国科技论坛    编辑:衡盛楠    审核:张经纬 王静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围绕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对未来五年的科技创新作出战略部署。

一、未来五年科技创新发展方向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党中央提出“十五五”科技创新发展方向,即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主要是讲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方向。科技自立自强的根本是加强基础研究,促进科学繁荣,产生一批世界级的科学家和科学发现,推进科技强国进程。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主要是讲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是促进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加快智力要素、知识产权要素、数据要素的积累,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二、未来五年科技创新战略重点

为了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党中央提出未来五年科技创新的战略重点,即原创攻关、融合创新、一体改革、数字赋能。

原创攻关就是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挥国家创新体系和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组织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国家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部署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推动集成电路、高端装备、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基础研究战略性、前瞻性、体系化布局,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原创性成果。

融合创新就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深化改革,打通科技与产业结合的堵点、卡点和断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业,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无缝对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围绕企业需求配置公共科技资源;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上下游、大中小企业深化创新合作,构建生机盎然的创新生态。

一体改革就是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综合改革教育、科技、人才体制,强化政策协同、规划衔接、资源统筹、评价联动,围绕人才培养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相结合。重点培养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一流科技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型企业家。

数字赋能就是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和“人工智能+”行动,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质量供给,推动数字技术产业化;建设开放共享安全的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推动产业技术数字化。

三、未来五年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产业布局

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党中央提出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产业布局,其核心内容是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实体经济为根基,以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为方向,优化、培育和超前布局并举。

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冶金、化工、机械等产业,提高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实施产业创新工程,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打造新兴支柱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加快量子信息、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的产业化、商业化,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和新增长点。

(北京企业技术开发研究会名誉理事长、研究员,本刊编委 郭铁成)

 

引用本文:郭铁成.未来五年科技创新战略部署[J].中国科技论坛, 2025(11): 0-0.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自媒体的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对文中观点持中立态度,仅供参考、交流。若转载或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版权所有   |   京ICP备13023518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3807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16号1号楼6层   |   邮编:100037   |   电话:010-68596456 / 68596458
战略合作伙伴、技术支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网(M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