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总是曲折向前,环保产业亦复如是。在产业漫长的创新道路上,企业家们艰难求索,一路心酸,只有身处其中,才品尝得百千滋味。环保老岳,作为环保产业创新之路的亲历者,将在本文中深度剖析环境产业创新窘境。
作者:环保老岳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环保老岳】是岳飞第二十八世传人,原籍安徽农村,现居江苏、北京。2022年度中国水网金牌专栏作家,原中煤集团工作,白手起家,环保水务二十年经验,乐于分享商业和经营心得。
一、引言
朋友的故事:江必旺博士,出生在福建山区,北大毕业、美国留学,博士后进入一家世界500强企业从事研发工作,后担任美国一家企业的首席科学家。2007年,江博士满怀创新之梦来到苏州,开始了其十五年的纳米微球的研发、创新坚守之路。纳米微球在现代工业中应用广泛,在医药行业,疫苗、抗体、胰岛素等很多生物医药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和存放都只能用微球。微球同样应用于液晶屏、环保等行业,没有微球,很多产品根本就生产不出来。在经历了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实验,十多年的技术攻关,纳微科技成功突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改变了只能依靠进口的局面,走出了一条艰难而漫长的技术创新道路。
2021年6月23日,纳微科技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挂牌上市,江博士身价95亿。交谈时,江必旺用“九死一生”来形容自已在创新之路上的那种孤独与压力,而每次都得靠自己咬牙走过来。
环保朋友的话:环保圈关于现阶段行业内卷程度的说法是:“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然后自己也走不下去,最后大家一起无路可走”。
以上情况都是现实情况,环保行业一方面产品同质化竞争,工程低价中标,行业极度内卷;另一方面行业分化速度加快,一些优秀的企业能够分享到更多的行业发展红利。这是行业进入成熟期的特征,而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很多笔友问我:今年太难了,传统的项目不好干。有没有什么好的方向,新技术可以研究?在生死存亡、经营非常困难的时候讨论创新、研发,好像显得不合时宜,但又显得时势所需;重点在于每个人的抉择需要适合于自己的发展状况。归根结底,所有的人都认为企业要发展,必须要创新,那么对于如何创新,有哪些关键因素,可能的风险在哪里?在这里,环保老岳将同大家一起探讨、分享。
二、环境产业创新的窘境
1、创新的落点
在“2022(第十四届)上海水业热点论坛”上,E20研究院院长傅涛分析:环境产业是从建设行业分化出来的,中国一直在进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但行业存在着严重的产业化短板。产业化弱小的行业一定是内卷的,内容也会越做越薄,产业也注定无法实现集中发展(相关链接:傅涛:环境产业如何用产品化让高质量落地)。中国人民大学低碳水环境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洪臣教授认为:没有技术产品的水务企业,是在做着简单工作,具有“劳务企业”的特征;没有技术产品的水务企业,可替代性强,不存在做大或进一步做大的理由(相关链接:王洪臣:用技术装备化破解大城市治水难题)。
环保水务行业发展的前三十年,项目存在着重建设,轻工艺装备的现象;工艺装备是配角,没有行业主导地位,很多环保企业沦落成了设备加工厂、设备代销机构和建筑施工队。行业看上去很热闹,一个项目动辄几亿、几十个亿,但经过三包、四包后,最后的分包方采购设备没人会谈技术、性能,他唯一关注的就是价格!落在项目上,只要业主没有推荐品牌,本来业主想要的是一个“蛋糕”,到了二包那里变成了“鸡蛋糕”,到三包那里已经是“又鸟蛋糕”,四包采购的说不定是“又鸟蛋”。这种似是而非的“又鸟蛋”充斥着市场,拉低了行业的下线,最终一定会反噬业主的利益。
一个到处追求低价中标的行业里,不中标被淘汰,中标者也是“饿死同行、累死自己、坑死企业”,这种不健康的状态极大地限制了行业高质量发展!而环保、水务项目处理达标排放,真正靠的是工艺的高效、稳定和装备的处理效率,所以环保水务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在于工艺技术的科学与系统化、装备的稳定与高效率。只有工艺技术的系统化、装备化能够占领环保水务行业的主导地位,工艺、设备有议价能力,环保行业的创新才算有真正的落脚点,行业进入到创新驱动的轨道上,“术业有专攻”才能真正实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系统创新的价值。
2、市场的割据
“什么?不达标?不可能,我们运营很正常”,这是一般情况下问到一些环保设施管理者运营情况的通常答案。环保是个大问题,除非是被监管部门公开处罚或挂牌督办了,没人承认自己有问题。这也是很多地方推行“环保医院”理念不顺利的原因。一些设施即使用的不好,有的人可能会选择家丑不可外扬,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他不承认自己有病,你怎么给他看病、开药?环保行业信息不通畅,是造成市场割据的一个原因。很多企业的环保设施戒备森严,一般人都不允许进入、了解、查勘,所以能被考察的案例都是“好技术”。这种捂起来的状况,使得好技术、新技术得不到更广泛的应用,得不到更好的展示。一些效果差、能耗高甚至是侵权抄袭技术所带来的不良后果被掩盖。
水务环保的市场格局,要形成类似江博士的纳微技术在行业的极强影响力,或形成类似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在行业中有35%左右的市场占有率,这种情况几乎没有可能。在环保领域,除了少数的几个产品,如臭氧发生器、陶瓷膜、进口电气元器件、进口反硝化深床滤池还有在垃圾焚烧领域,形成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外,其他水务公司、环保公司、国产设备的市场占有率鲜达到双位数的。除了水务行业的市场化程度总体不高外,水务环保市场的采购决策因素非常复杂,受行政壁垒、地域影响、利益保护、复杂工况、价值界定等因素造成了严重的市场割据。
主业不精,什么都做则什么都做不好。现在的市场情况是,没有好产品、好技术肯定不行,有好产品、好技术也不一定行。但市场在这种搅和的混沌状态中,酒香也怕巷子深,好技术、好产品的市场穿透力不够,导致行业市场化集中度不高。市场割据实际上是利益的切割,损失的是协同效率,忽视的是价值创造。这样对于产品的创新投入和企业营收增长不一定是完全的成正比关系,企业的创新行为所享受到的创新红利不足,必然会影响企业的创新投入。
3、行业的保守
水务环保项目是民生工程,和老百姓的生活环境质量息息相关;环保项目设施运营排放数据面临着严格的环保监管。外部种种压力的传导,迫使客户、设计院非常重视工艺技术的稳定性、安全性,导致客户宁愿选择“傻大笨粗”,宁愿选择低效率但却稳定的工艺,也不敢轻易去尝试高效的新工艺、装备。和客户交流,技术再好,一定会问:有没有案例?如此,第一个案例落地难度可想而知。所以,技术创新需要面临着一个非常长的研发周期,要面对着首台套技术的落地难、新技术推广难等因素的制约。再加上水务环保项目从立项到环保验收长达二三年的周期,都给新技术的转化、落地带来时间与资金的压力。大家都知道明天很美好,但是如何撑到明天是关键!相比较发改委、生态环境部、住建部、工信部、科技部等国家部委也出台了很多对创新活动的激励举措,但在行业应用、行业监管、协会组织层面缺乏对首台套落地、新技术应用的奖励、补贴、保护与容错的弹性机制。
4、知识产权的保护
环保领域非常缺乏基础学科的研究,尤其是对材料、底层算法模型的研究不够。企业的原创性发明专利较少,大部分都是实用新型专利。有些甚至形成了像自媒体文章天下一大抄的局面;主体技术是别人的,做个局部小点的改进,就开始炒作概念了;以致于有人笑称这种创新有点像“整容”、“微创”。为什么搞原创性的工艺研发、材料研究的少,因为这些研究的周期动辄五年、十年,还有可能时间更长。投入大,研发失败的概率也很大。即使研究出来的成果投放市场,很有可能不到两年时间仿制品就会出来。以致于市面上出现很多“形似神无”的仿制品,概念解决不了客户需求,只会造成客户对该类产品效果的不认可。低价仿品,劣币驱逐良币,这种环保本身就是最大的不经济、不环保。
“The patent system added the fuel of interest to the fire of genius” ,林肯说“专利制度是为智慧之火浇上利益之油”,但在环保行业,新技术由于市场的割据及专利保护的不够,很难做到快鱼吃慢鱼,总体规模效应不强。所以,原创行为享受不到足够的利润,企业缺乏持续创新的投资资金。行业内抄袭盛行,模仿有理,违法成本低,知识产权保护不够,导致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创新收益不成正比,对环保行业的持续创新伤害较大。
5、人才的匮乏
又是一年毕业季,环保专业的毕业生都去了哪里了?很多985、211高校的博士、硕士生的择业首选是考公务员、进高校、科研院所、设计院再或者是进国央企。很明显,民营环保企业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不高。
从日前发布的《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状况报告(2022)》来看2021年列入统计的企业中,小微型企业占比为73.3%,中、大型企业占比分别为23.6%、3.1%,很明显产业集中度比较低。环保行业进入门槛低,行业对技术的价值不够尊重,低价竞争,拉低了行业利润率,导致环保行业人员收入水平总体偏低,一些优秀人才甚至于改行了。
环保项目很多是一厂一策,千人千面,行业标准化程度低。活生生把环保行业整成了老中医的“望闻问切”,人才培养靠传帮带的模式,成长速度慢,能够成为经验丰富、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没有五年、八年的积累是不够的。
行业收入水平低,人才匮乏,技术团队培养周期长及人员流动性高等因素,造成人才资源的分布与行业创新需求不匹配,也是环保行业创新的一个束缚点。
6、机制的束缚
很多国企、央企都有环保业务板块,其公司资金雄厚,承担有研发创新的工作职能。但其领导一般任期不长,对于一个长达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的产品研发周期来说,很多时候是一个领导一个想法、一个战略,其研发的产品随着公司战略地位变化,研究成果夭折的概率比较大。同时对于研发结果的不确定性来说,如果采用非常固定的考核机制来进行年度考核,还可能和年终绩效奖金挂钩,用固定的程序去考核一种不确定的过程,制度本身就不科学,会让研发部门望而生畏,踌躇不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创新在硅谷也被称为“积极地失败”,而一些企业“不犯错误”的风气、管控机制天然和研发创新这种不确定的风险、失败很难相容。况且,很多国企单位也缺乏一些有效的激励机制,能让研发人员获得创新成果的奖励。被动的、考核型的研发,其研究成果往往缺乏核心机理的深究;一个系统需要不断地技术升级、产品迭代才能适应、满足客户需求,不解决考核、激励机制的问题,技术缺乏核心机理的继续研究,产品的迭代升级也很难实现。
7、资金的窘迫
民营环保企业的市场敏感度高,机制灵活,创新的意愿和意识高,但处于产业链的末端,企业的利润逐年降低,加上环保项目资金占用大,资金拖欠,应收款高企,这两年企业活下来非常不容易。很多环保项目最后变成了低价竞标,企业缺乏优质客户,手里握有充裕现金的民营环保企业不多,而研发是需要大量投钱的,要讨媳妇总得备好彩礼。研发创新活动周期长,风险大,资金捉襟见肘,这几年能够在研发上有大投入的企业不多,在其贫瘠的土壤中很难开大花、结好果。
8、科研体系的导向
高校、科研院所是科研体系的生力军。中国高校的论文发表数量在2018年已经超过美国,但截止到2022年,中国高校的专利转化率仅为3.9%,而美国高校约为50%,是中国的13倍。这么多科技成果的沉睡,造成国家研究经费、高校资源投入的巨大浪费。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高校内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及科研绩效考核机制,重视的是论文的发表和专利的申请,缺乏对科研成果转化率的要求;二是高校科研体系缺乏和市场用户的深入连接,科研方向偏离市场需求;第三,行业缺乏通畅的科研成果转化平台、机制。
“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5月30日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早已指出了科研体系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