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德智能制造合作首次副部长级会议在德国柏林召开,来自中德两国政府部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的3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怀进鹏副部长、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先生、公使级参赞尹军先生等,以及德国经济和能源部、教育和研究部等领导出席并讲话。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以下简称仪综所)所长欧阳劲松教授、副总工兼功能安全中心主任史学玲教授、传感与网络控制中心副主任刘丹博士、标准与检测中心副主任丁露博士参加了本次会议。
此次会议包括闭门会、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论坛,以及中德智能制造科研合作、标准化合作、项目合作三个研讨会。受科技部委托,仪综所承担了科研合作研讨会及相关环节的组织工作。
作为科研领域专家代表,欧阳劲松所长受邀参加了双方领导闭门会,对中德智能制造合作提出4点建议:首先双方应尽快联合开展智能制造基本术语和相关基础标准的研究制定,以及统一数据平台的建立,如数据字典CDD等;二是双方合作要特别注意智能制造对企业提质增效作用和意义的研究,调动企业内生动力;三是通过实施智能制造,收集企业提升质量、提高效率、降低能耗等典型案例,指导更多企业简便快捷地完成智能制造工作;四是充分考虑中德两国工业特点,以使双方合作可持续发展。以上观点得到了与会领导和专家的一致认可。
在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论坛上,欧阳劲松所长做了《中德智能制造科研合作》的主题报告,介绍了科技部在相关领域的重点工作,并提出中德智能制造科技合作项目的重点方向。
在科研领域中德嘉宾对话环节,欧阳劲松所长、沈阳自动化所徐皑冬研究员、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尹丽波所长与德方专家就智能制造参考模型、信息安全等议题交换了观点。
在科研合作研讨会上,丁露博士在主题发言中介绍了我国智能制造相关工作,史学玲副总工就智能制造安全与可靠性做了专题报告。来自同济大学、航天科工集团和沈阳自动化所的专家分别做了专题报告,并与德方专家进行了热烈讨论。
在中德智能制造标准化合作方面,作为其中4个议题的中方联合组长,我所与来自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自动化联盟等单位的专家在智能制造参考架构、信息安全与功能安全、工业无线通信、预测性维护领域与德方专家进行了技术讨论,在国际层面共同推动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
本次会议期间,仪综所专家还与中德双方多家企业、研究机构和高校的与会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为开展中德合作的各项工作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