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1-26日,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以下称中机联)主办,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以下称仪综所)承办的“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设计与实践高级研修班”,在北京成功举办。
中机联教育培训部副主任房志凯,仪综所党委书记李琳等领导出席了开班仪式并致辞,仪综所副所长梅恪,副总工兼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李玉敏先后主持了本次研修班。该研修班主要面向我国重点领域装备制造企业的高级工程管理、技术人员,聚焦智能制造本体,梳理关键技术要素,深入贯彻政府主管部门大力推动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和应用示范,培养一批高水平的设计研发和工程应用人才,在智能制造领域,促进两化融合,推动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仪综所欧阳劲松所长应邀做了题为《从数字化工厂到智能制造/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的开班第一讲,从制造业及相关概念到数字化工厂和工业4.0,再到中国制造2025及智能制造。逐层深入地为学员讲解了智能制造的相关概念以及我国制造业的形势与需求,分析了“中国制造2025”的总体布局和总体目标各阶段要实现的任务。与学员分享实现智能制造的深刻思考:冷静与合作、统一数据平台、标准是关键;希望中国拥有工业4.0,而不是工业4.0拥有中国!
按研修计划安排,仪综所副所长王麟琨博士、副总工程师王春喜博士、史学玲教授,副主任丁露博士和刘丹博士等12位专家,围绕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设计与实践,分别讲授了数字化车间工业控制网络互联互通与集成,数字化工厂参考模型和数据字典建设,面向智能制造的功能安全与信息安全,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通用技术要求,智能制造系统与设备可靠性,大数据、云平台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能效技术与评估方法等智能制造核心要素内容。
为扩大学员了解获取国际智能制造领域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本次研修班精心设计整合资源,将“第十六届工业自动化与标准化2017’研讨会——从工业2.0、3.0到智能制造”列入本次研修班必修课,并为学员设定了研讨会高研专区,聆听国际技术、标准组织专家研讨授课(IEC/TC65、IEEE标准协会、德国工业4.0标委会、PLCopen国际组织、DKE、OPC基金会等国际机构专家,中国工程院、三菱电机、西门子等国内外制造业企事业18个单位22位专家)。
来自国内103家企业的147名学员参加了研修学习,学员们虽然从事的领域、行业和岗位有所不同,但均对本次研修班授课内容和形式安排给予了高度认可。按照研修班管理规定,学员们严格履行管理办法,完成了研修班规定课时,获得了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颁发的《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培训证书》。
此次研修班是一次推动我国智能制造相关技术发展、标准制定、产品开发应用、企业落地实施,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高级研修班,体现了4个特色:一是师资团队专业性强,水平、层次高;二是研修选题正确,自编教材系统、课件适用易懂;三是从事智能制造一线学员多,积极性高,渴望掌握知识点研修氛围浓厚;四是组织保障到位,形式和管理有创新。同时,通过高研班的学习,各学员单位之间也初步建立了企业间的互动网络,为今后不同领域之间共同促进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发展提供了合作基础和交流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