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3月8日在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门口看到,来自常州威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工人正在紧张安装一扇智能红外成像式人体测温门。该校智能工程研究院科研团队负责人周皞教授说,“这是我们通过校企合作,突破图像处理、信息传输等多项技术融合难题,所研制开发出的一种可在无人值守条件下的人体测温产品,既可同时实现多人测温,更能免费和减少公共场所测温的交叉感染风险。”
记者了解到,目前,普通测温门采用单个或多个测温元件进行单点测量,一方面,测量点位少、模糊测试,无法进行直观测量,另一方面,单元测温元件是区域平均温度的方式进行测量,但由于人体的反射率不均匀和人高矮胖瘦的问题,使用中很能测试准确。为此,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常州威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组成科研攻关团队 ,重点针对普通测温门存在的问题和人体测温应用风险 ,双方开展重点攻关,解决了多方面的智能与信息技术融合难题, 快速开发出疫情防控急需的智能红外成像式人体测温门。
据科研团队祝骅介绍,智能红外成像式人体测温门,对比市场上传统的额温枪等产品,具有安全性高、 测温准确、 测温效率高、 大面积普查、 实时声光颜色报警、 大数据统计等创新特点。其中,采用高分辨率远红外成像仪,红外成像分辨率高达 11 万像素,在相机视场内可以同时对11 万个点进行温度量测,可有效提升测温区域的精准性和全覆盖,图像处理频率高达50Hz;采用高达 50Hz 的采样速率进行测温,对移动中的人体,实现有效测量,大大提升了测温效率,特别适用于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测温。最高测温人流速度可达到每分钟60 人;采用自有技术专利的温度自整定技术,还可进行警戒温度的自定义设置,自动及时捕捉发热人员。
“智能红外成像式人体测温门是在无人值守的条件下进行的非接触测量,能避免减少接触测温引起的交叉感染风险,适用于学校、机场、火车站、商场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测温。”周皞说,我们还预留了多种接口,今后将用于产品功能的延展,如接入云数据平台,提供测温云端数据整合;接入人脸识别或身份认证系统,提供人员安全信息比对;对历史温度或测温照片进行保存,提供后期追溯性调查等。目前,已完成各类技术性能检测,将尽快形成量产投入疫情防控。(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