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官方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论述  >>  正文

如何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专访八位院士

发布时间:2024-4-2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编辑:衡格格    审核:张经纬 王静


◆ 受访专家(按姓氏笔画排序):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 乔杰

厦门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荣

吉林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希

上海交通大学原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林忠钦

厦门大学教授、嘉庚创新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 郑南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 窦贤康

深圳医学科学院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颜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潘建伟

◆ 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解决关键领域“卡脖子”问题或占据前沿技术制高点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加强从基础研究、关键技术、装备研制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

◆ 建议鼓励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牵头组织相关优势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用户等形成协同创新共同体,充分融合科研机构的研究优势、企业的产品优势、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的资金优势,通过分工协同开展关键材料器件设备的自主研发

◆ 目前,我们亟需建立更加完善的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加强具有国际视野的基础学科战略及领军人才自主培养及保障体系建设

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基础研究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召开基础研究科学家座谈会。接受记者新闻周刊记者采访的多位与会专家表示,新时代加强基础研究,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面向”,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把探索科技前沿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更有效地结合起来,把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更好地结合起来,切实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更加有力地支撑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

记者:作为国家资助基础研究的主渠道,自然科学基金是如何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

  窦贤康:一年来,我们在中央科技委的领导下,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为创新发展提供基础理论支撑和技术源头供给,切实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有力支撑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强国建设。

  作为国家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的重要平台,我们重点围绕人才资助政策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改革举措,持续提升服务广大科研人员的能力和水平。一是继续加大力度支持青年人才,资助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2879项,经费68亿元,同比增加617项,并积极支持中青年科学家承担重大类型项目,吸纳优秀青年人才参加项目评审;二是前移资助端口,试点开展对优秀本科生、博士研究生的直接资助,加强基础研究后备力量的培养,为构建高水平基础研究人才队伍提供“源头活水”;三是优化女性科研人员资助政策,将女性科研人员申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年龄放宽至48岁;四是优化博士后承担科学基金项目政策,取消面上、青年、地区项目不允许博士后变更依托单位的限制。

记者:如何理解基础研究要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

 颜宁:说起基础科研,人们普遍认为它是自由探索,我本人也一直在相对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中成长至今。但像人类基因组计划这类目标明确的大项目显然属于有组织科研,也极大地促进了基础研究领域的原创发现。所以,要让目标导向与自由探索相互促进,激发科研人员内驱力,开展“顶天立地”的科研。

  所谓“顶天”,就是在科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篇章、在世界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原创发现。这类研究必须坚定不移地鼓励自由探索,探讨未知、拓宽领域,做到“顶天”;所谓“立地”,是目标导向类基础研究,坚持“四个面向”,从需求端找到问题的出发点。具体到生物医药领域就是揭示致病机理,开发新药物、新疗法,这正是发挥有组织科研的优势领域,也能产生原创成果。

记者:如何找准科研方向,凝练出真问题?

  郑南峰:当前,我们很多基础研究是一些前沿领域跟踪热点的研究,难以对国家需求和科技创新作出实质性贡献。挑战在于如何凝练要解决的真问题。这就需要去引导和发掘产业后端需求,让他们成为出题人和阅卷人。建议科技主管部门进行项目试点,例如针对特定的国家战略产业方向,通过与能够精准把握相关产业方向的研发机构紧密合作,邀请跨学科研究人员、成果应用方、企业家等共同参加,从产业端梳理基础研究的痛点问题,制定解决真问题的指南方向。

  潘建伟:以我自身从事的量子信息科技为例,在20多年前的起步阶段,我们就确立了广域量子通信和可扩展量子计算的长远目标,此后一直朝向这些目标引进并培养人才、逐步突破关键技术,为后续一系列重大突破奠定了基础。基础研究作为创新的源头和底层,尤其需要在暂时还看不到实用价值的阶段就进行前瞻性布局。

  颜宁:我在深圳湾实验室经常对PI(首席研究员)们讲,应该到医院和临床医生聊天,到大自然里去观察,无数未解之谜都能成为原创发现的基础。我们专门设立了双PI临床研究项目,要求申请人必须是临床一线人员,促进科学家与临床医生合作。我们希望临床医生发现问题,科学家凝练问题、探索问题,支持他们在基础研究领域获得重大发现,开发新疗法、新药物,助力临床救治。

记者:当前全面加强基础研究,推动解决真问题,最关键的是什么?

  张荣:全面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应立“大体系”。对重大科学问题和重大战略需求的系统性谋划、前瞻性布局,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和体系建设。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统筹部署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按照“面向国家急需、围绕关键领域、立足高校优势、强化系统集成、实现一流贡献”的总体思路,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解决关键领域“卡脖子”问题或占据前沿技术制高点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加强从基础研究、关键技术、装备研制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

 乔杰:推动中国医学基础研究领域真问题的解决,就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一是充分引导、灵活利用前沿技术性手段开展多维度探索,建议设立交叉协作基金围绕药物靶点和新技术引领新药突破。药物靶点的发现是新药研究的源头创新,也是我国的短板,建议整合药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以及其他学科的力量,交叉协作开展高水平的基础研究,争取实现“从01”的突破。候选药物的发现是新药研究的限速步骤。建议大力发展高效绿色的化学合成与生物合成的新试剂新反应,以及人工智能、类器官芯片等新技术新方法,大幅提升新药发现的速度,改变新药研究“1010亿美元”的传统模式。

  二是对我国已有、独有的国际领先的应用性基础研究成果加强梳理,对这些成果的潜在价值进行深入挖掘,加快转化应用进程。以“细胞可塑性”领域为例,继“体细胞核移植”“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技术”之后,我国科研工作者目前已经系统建立了采用化学小分子调控细胞可塑性的第三代技术,称为“化学重编程”,相关核心底层技术的知识产权由我国独有,在重大疾病治疗方面的转化应用已经进入到临床研究阶段,建议将这一技术前沿优势与我国临床医疗资源优势相结合加速抢占领先地位。

  林忠钦:加强重大产业需求对基础研究的牵引作用,提升基础研究成果转化的效率。前瞻部署和重点支持能够对产业发展产生革命性、颠覆性推动作用的基础研究,如原子制造等,在关乎国家命脉的战略性重点发展方向不断积累,构建长板优势;提升应用性基础研究对于产业创新发展的贡献率,建立政府主导的基础研究成果基金,以产业需要为导向,提高基础研究成果转化效率,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

 潘建伟:加快核心器件设备的自主化攻关。当今的重大科技突破越来越依靠多学科交叉和各项关键技术的集成,可以说没有技术的进步和仪器设备的支撑就没有基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自主化攻关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建立高效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为此,建议鼓励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牵头组织相关优势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用户等形成协同创新共同体,充分融合科研机构的研究优势、企业的产品优势、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的资金优势,通过分工协同开展关键材料器件设备的自主研发。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研人才

记者:为什么强调加大对青年科研人才的支持力度?

  张希:分析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教育背景和年龄结构,会得出一些令人深思的结论。例如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年龄平均在65岁左右,但他们的成果往往产生在40岁左右,这意味着3040岁期间是科研工作的关键时期。从他们受教育的背景看,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有18%的人本科阶段不是学习物理专业,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中约60%的人本科阶段不是学习化学专业,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人中约80%本科阶段不是学习生物专业。由此可见,加强对优秀青年人才的支持,特别是支持他们开展跨学科研究,这是孕育重大原创成果的有效路径。

  郑南峰:当前一些青年科研人员往往倾向于选择传统的固定的成长路径,少去冒险开拓研究新方向,研究同质化和内卷严重。要加大对勇于开拓研究新方向年轻人的资助力度,引导他们做“有用的研究”,在解决真问题过程中攻克关键基础科学问题,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记者:促进基础研究,当前最缺的是哪一类人才?如何培养?

 潘建伟:许多新兴科技领域不仅需要懂得物理学,甚至还要懂得化学、计算机、数学等学科的人才,创新链条的发展比以往更加需要复合型人才的支撑,但整体而言,我国的复合型人才还是比较缺乏。建议鼓励支持国家实验室、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充分利用各方面的优势和特色联合培养人才,形成体量充足、学科齐全、素质综合的复合型人才储备,加快培养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青年才俊。

  建议自然科学基金委加强与关键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协同,通过设立联合基金的方式,以重大科技任务牵引基础研究面向长远战略目标发展,打通“从01”和“从1100”之间的连接。

  乔杰:目前,我们亟需建立更加完善的人才自主培养体系。要加强具有国际视野的基础学科战略及领军人才自主培养及保障体系建设。需分层培养对领域具有超高洞察力和判断力的战略科学家,以及对研究开展和技术运用具有高灵活性的领军人才,早识别、早培育、早引才,建立“多层次选拔、长期强支持、多维分类评价”的全流程人才培养体系,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张荣:明确战略科学家培育目标,优化领军人才发现机制和项目团队遴选机制,对领军人才实行人才梯队配套、科研条件配套、管理机制配套等特殊政策,有意识、有系统地培育战略人才。

营造良好科研生态

记者:如何营造一个潜心研究、追求卓越、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

  张荣:首先,立“新生态”,破“浮而杂”。深化高校科技体制系统性改革,把握科研创新规律,不盲目追求标新立异而新设项目;优化科技评价制度,大力度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放权”,为科技重大专项攻关提供保障;探索科技金融校地合作新范式,鼓励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支持基础研究,与科研人员建立科技创新成果接管前置的“陪跑”机制,不断提高项目资助容错率,为科研人员静下心来、潜心科研创造条件。

  再者,立“活机制”,破“少而弱”。重视对非共识项目的价值判断与培育支持,非共识是许多颠覆性创新的前期特征,应探索建立针对此类项目的非常规评审和管理机制,设立若干非竞争性经费渠道,调动基层培育非共识项目的积极性。强化面向国际前沿制定科技战略规划的引领作用,围绕重点方向、重大平台和重大任务“自上而下”设立重大项目,探索项目分级结题和国际同行评审机制。

  颜宁: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内驱力,才能使其才智发挥到极致。建议赋予大家科研管理自主权,建立科研经费包干制,给予更大的自由度和决策权,让大家合理规划分配科研经费,自主决定科研项目的方向和目标,自主安排相应研究资源和人力;资助机构应长周期、滚动式支持,依托单位应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尽可能创造“科研无忧”的环境;科研评估应避免一刀切,防止人才帽子异化。针对基础研究和转化研究应分类制定人员考核机制和绩效评估机制,用不同的评价体系去衡量成果产出。

记者:今年自然科学基金委将重点开展哪些工作?

  窦贤康:今年我们将启动实施一批新的人才项目改革举措,第一,开展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结题分级评价及延续资助工作,择优遴选不超过20%的项目给予第二个五年滚动支持,资助强度加倍,达到800万元/项,构建对优秀人才的长周期稳定资助机制;第二,在基础科学中心项目中单设赛道,专门资助最高年龄不超过55周岁、平均年龄不超过50周岁的年轻科研团队,给予其更多挑大梁、担重任的机会,推动其早日脱颖而出;第三,试点推进临床医师科研评价体系改革,鼓励青年临床医师立足临床实践,开展创新性科学研究和技术探索,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临床科学研究领军人才。

  进一步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一是加大对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加强基础研究后备力量的培养,积极支持中青年科学家承担重大类型项目,通过重大任务带动,助力青年人才快速成长。二是突出高层次人才培养,构建高层次人才长周期支持机制,加强科技帅才和优秀科研团队的选育培养。三是完善体系化“人才资助链”,构建规模宏大的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向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培养输送高水平创新人才。

  深入实施评审专家被“打招呼”顽疾专项整治,加强科研诚信宣传教育及对科研不端案件的严肃惩戒,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生态;鼓励自由探索,保持自主选题类项目资助规模占比总体稳定,保障科研人员能够自主命题开展前沿探索;优化项目资金管理,遵循科学发展规律和科研管理规律,充分尊重广大科研人员的科研自主权,减轻科研人员不必要的负担。


记者 扈永顺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版权所有   |   京ICP备13023518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3807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16号1号楼6层   |   邮编:100037   |   电话:010-68596456 / 68596458
战略合作伙伴、技术支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网(M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