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官方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DeepSeek预测:2025全球工业自动化与工业
软件市场

发布时间:2025-2-6     来源:智能制造之家    编辑:衡盛楠    审核:张经纬 王静

DeepSeek的爆火,给中国AI带来了信心与新的希望,DeepSeek的忠实用户,在DeepSeek-V2发布时就关注到这家号称AI界拼多多的大模型公司,借着DeepSeek-R1的爆火,用DeepSeek-R1预测了2025全球工业自动化与工业软件市场,让大家感受下其魅力。(文末附有DeepSeek的分析过程)

2025年全球工业自动化与工业软件市场全景分析

一、市场概览:从制造智造的全球浪潮

全球工业正在经历第四次技术革命(工业4.0)的深度渗透,工业自动化与软件技术成为制造业转型的核心引擎。根据权威机构数据:


  • 工业自动化市场:2023年规模约2070亿美元(MarketsandMarkets),预计2025年将突破26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7-8%。核心驱动包括劳动力成本上升、供应链韧性需求以及碳中和目标。
  • 工业软件市场:2023年规模约550亿美元(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2025年有望增至750亿美元,CAGR10%。其中,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MES(制造执行系统)和工业物联网(IIoT)平台增速最快。


技术融合趋势:


  • AI+工业软件:生成式设计(Generative Design)将产品开发周期缩短30%(西门子案例)。
  • 5G+边缘计算:实时数据处理的延迟降低至毫秒级,推动预测性维护普及。
  • 数字孪生:全球50%的制造业企业计划在2025年前部署数字孪生技术(Gartner)。


二、头部企业竞争格局:欧美巨头与中国力量的博弈

1. 西门子(Siemens):数字化生态的构建者


  • 核心优势:


* 工业自动化硬件(PLCDCS全球市占率分别达15%20%+软件(MindSphereTeamcenter)的全栈能力。

* 2023年数字化工业业务收入195亿欧元,占总营收30%,利润率高达18%


  • 2025战略:


* 聚焦工业元宇宙,通过数字孪生连接虚拟与现实生产环境。

* 可持续制造解决方案(如碳足迹追踪工具)覆盖全球5000+工厂。


  • 挑战:


云化转型缓慢,面临PTCAWS等云原生平台的竞争。

2. 达索系统(Dassault Systèmes):虚拟世界的规则制定者


  • 护城河:


* CATIA在航空航天设计软件市场占有率超60%3DEXPERIENCE平台服务宝马、特斯拉等头部客户。

* 2023年营收56亿欧元,软件订阅收入占比升至70%


  • 增长点:


电动汽车与电池设计: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厂商研发投入中,达索系统工具渗透率超40%

生物医药数字化:虚拟临床试验平台推动生命科学业务CAGR15%


  • 风险:高定价策略在发展中国家面临本土替代压力。


3. PTC:工业物联网与AR的先锋


  • 差异化路径:


* ThingWorx IIoT平台连接超2000万设备(2023年),与罗克韦尔自动化战略合作打通OT-IT链路。

* Vuforia AR解决方案在远程运维领域市占率第一(ABI Research)。


  • 财务表现:2023年营收21亿美元,SaaS模式收入占比突破50%,毛利率维持80%高位。
  • 未来布局:


* 与微软Azure合作推出AI驱动的增强型工作指令(Step-by-Step AR Guidance)。

* 工业元宇宙内容开发工具,降低企业3D建模成本30%以上。

4. 施耐德电气(Schneider Electric):能效管理的隐形冠军


  • 业务协同:


* 硬件(变频器、传感器)+软件(AVEVA PI系统)的能源管理闭环,服务全球45%500强工业企业。

* 2023年工业软件收入18亿欧元,EcoStruxure平台接入设备超100万台。


  • 碳中和红利:


* 欧洲碳边境税(CBAM)推动企业能效软件需求,2023年相关订单增长35%

* 微电网解决方案在亚太市场收入三年翻倍。


  • 挑战:工业软件品牌认知度弱于西门子、达索。


5. ABB:机器人帝国的进化论


  • 市场地位:


* 工业机器人全球市占率14%2023年),协作机器人(Cobot)出货量年增40%

* 过程自动化业务(DCSSCADA)在油气领域市占率25%


  • 技术突破:


* AI驱动的自主移动机器人(AMR实现仓储效率提升50%

* 2023年推出全球首款碳中和机器人(型号IRB 1100)。


  • 区域策略:


* 中国本土化生产占比超80%2023年在华收入占比升至35%

* 北美市场受供应链扰动影响,2023年营收下滑5%

6. 汇川技术(Inovance):中国智造的神经中枢


  • 崛起密码:


* 伺服系统国内市占率30%2023年),光伏逆变器技术打破外资垄断。

* 2023年营收305亿元,海外收入占比从5%提升至12%


  • 技术布局:


* 推出自主可控的PLC编程平台(InoproShop),兼容西门子TIA Portal生态。

* 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进入比亚迪、理想供应链。


  • 风险:高端芯片依赖进口,地缘政治或导致供应波动。


7. 中控技术(Supcon):流程工业的守卫者


  • 护城河:


* DCS系统国内市占率36%(石化领域超50%),APC(先进过程控制)软件替代霍尼韦尔、横河。

* 2023年海外收入8.3亿元,中东石化项目贡献超60%


  • 技术延伸:


* 工业操作系统“SupOS”连接超10万个工业设备,对标西门子MindSphere

* 与华为合作开发5G+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时延低于10ms


  • 瓶颈:海外市场品牌认知度不足,需突破欧美认证壁垒。


三、区域市场:分化与融合中的新秩序

1. 欧美市场:创新高地与存量博弈


  • 欧洲:碳中和政策驱动能效管理需求,施耐德、西门子占据先机。2023年欧盟制造业软件支出增长12%
  • 北美:通用、特斯拉等企业推动工业AI普及,PTC、罗克韦尔领跑IIoT市场。但劳动力成本高企限制自动化投资增速。


2. 中国市场:政策红利与国产替代


  • 政策推力:


* “十四五智能制造规划要求202570%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实现数字化。

* 工业软件国产化率目标从2023年的15%提升至2025年的25%(工信部)。


  • 竞争格局:


* 高端市场仍被西门子、达索主导(PLM国产化率不足10%)。

* 中低端市场汇川、中控加速替代,DCS国产化率已超60%

3. 新兴市场:增量空间的开拓者


  • 东南亚:劳动力成本优势吸引电子制造业转移,2023年越南工业机器人进口增长45%
  • 中东:石油资本反哺工业升级,中控技术、ABB争夺炼化自动化项目。


四、未来挑战:不可忽视的灰犀牛

1. 经济波动:全球制造业PMI连续收缩可能导致企业IT支出推迟。

2. 技术伦理:工业AI黑箱特性引发质量控制风险,欧盟拟立法要求算法可解释性。

3. 开源颠覆:Eclipse IoT等开源框架降低工业软件门槛,威胁传统授权模式。

五、结论:技术与地缘交织的新工业时代

2025年的全球工业市场将呈现三大特征:


  • 技术融合:AI5G、元宇宙重塑生产流程,软件定义制造成为现实。
  • 区域再平衡:中国厂商在硬件层(PLC、伺服)实现突破,但软件生态仍需十年积累。
  • 可持续发展:碳追踪、循环制造从概念走向落地,能效管理软件市场CAGR或超20%


最终赢家画像:


  • 欧美企业需加速云化转型,避免被硬件收入依赖症拖累。
  • 中国企业应深耕行业Know-How(如中控的石化模型库),以场景化优势弥补技术差距。


以下是来自DeepSeek的分析过程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自媒体的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对文中观点持中立态度,仅供参考、交流。若转载或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版权所有   |   京ICP备13023518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3807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16号1号楼6层   |   邮编:100037   |   电话:010-68596456 / 68596458
战略合作伙伴、技术支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网(M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