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科技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2.95亿元,同比下降8.23%;归母净利润亏损5050.12万元,上年同期盈利4555.51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8099.96万元,上年同期盈利1227.84万元。
2025年上半年,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公司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坚持推进以打造精品战略为核心的高质量转型升级,贯彻管理精细化、业务高质量、效率优化的经营理念,面对复杂困难的客观形势对公司业务开展带来的不利影响,集中资源发展高端分析仪器、科学仪器及核心配套业务,持续坚持以保障现金流为核心,持续强化提高合同质量和营业收入质量、强化应收账款回款管理;调整、收缩部分业务单元、产品线,全力提高人均效率,大力加强各业务单元费用优化工作;聚焦科学仪器、工业分析仪器、“双碳”检测等核心仪器业务,适当收缩长期布局、暂时不能实现盈利的业务;各事业部、子公司发挥产品丰富和专业服务的优势,重点投入有重大发展机遇的产品、行业应用,持续做强做大高端分析仪器业务;在停止签订PPP新合同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项目的具体情况,差异化控制已签订的此类项目之推进;为集中公司资源,组织专门人员处置剥离部分PPP项目。
禾信仪器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281.57万元,同比下降48.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745.96万元。报告期内主要受市场大环境调整影响,下游投资节奏及需求放缓等因素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下滑主要受环境监测领域投资节奏放缓拖累。分业务看:1.环保在线监测仪器:主力产品SPAMS系列(PM₂.₅源解析质谱仪)、SPIMS系列(VOCs监测仪)需求萎缩,营收占比降至历史低位;2.技术服务收入:数据分析与运维服务同比收缩,但毛利率维持在60%以上,仍是核心利润来源;3.新业务布局: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LC-TQ系列)、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系列)在食品安全、医疗领域初步形成订单,但尚未形成规模贡献。成本管控方面,管理费用与销售费用同比降幅均超47%,研发投入缩减54.11%至890万元,主要因项目节奏调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改善至-1425万元,同比少流出44.6%。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正加速推进重大资产重组,拟收购上海量羲技术56%股权以拓展产业链,同时向食品安全、医疗健康等新领域布局高端仪器国产替代。
海能技术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36亿元,同比增长34.87%;归母净利润547.15万元,同比扭亏;扣非净利润121.97万元,同比扭亏。
2025年上半年,海能技术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34.56%。该增长主要源于前期研发与市场投入的成果转化,以及多元化产品策略的有效性。报告期内,公司四大产品线(有机元素分析、样品前处理、色谱光谱、通用仪器)收入均实现增长。有机元素分析同比增长25.62%,色谱光谱同比增长61.71%、样品前处理同比增长43.34%、通用仪器同比增长23.07%,其中,样品前处理增长得益于教育机构、化工及第三方检测领域拓展及TANK MAX超级微波新产品推动;色谱光谱高增主要源于高效液相色谱仪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仪的市场布局,其成本仅增31.42%(低于收入增速),因后者毛利率显著提升且收入增速快,优化了产品结构。此外,维修服务(+4.35%)、原材料及耗材(+32.35%)及其他业务(+97.31%)共同支撑多元化营收,助力整体业绩提升。市场方面,海能技术国内业务营收占比为77.04%,国外业务占比22.96%,其海外营收同比增长22.49%。
三德科技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49亿元,同比增长33.44%;归母净利润6135.32万元,同比增长45.74%;扣非净利润5814.56万元,同比增长47.60%。
分业务线看,三德科技分析仪器营收1.13亿元、同比增长7.05%,毛利率64.34%;无人化智能装备营收9071.33万元、同比增长117.09%,毛利率46.13%;运维等衍生服务4479.70万元、同比增长15.38%。对于分析仪器营收同比增长的原因,三德科技介绍称:一、下游政府类市场(海关、商检、高校科研)的采购需求增加,推动控股子公司三德环保营收恢复性增长;二、火电/煤化工等行业新建项目有所增加;三、部分下游行业如钢铁、冶金等复苏带来恢复性需求。上半年公司分析仪器订单有两位数的同比增长,为全年营收的实现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三德科技表示,近年来,随着火电、煤炭、钢铁等主要下游应用行业数智化改造升级的趋势成立,公司无人化智能装备需求旺盛,在手订单充盈。今年上半年,公司无人化智能装备订单交付节奏加快、项目验收同比增加,因此该业务线营收实现了较大增长。根据历史经验,下半年公司验收项目通常多于上半年,预计无人化智能装备营收增长具有可持续性。
赛分科技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3亿元,同比增长19.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65.92万元,同比增长40.91%。
报告期内,赛分科技工业纯化与分析色谱两大核心业务板块呈现差异化增长。其中,工业纯化业务成为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其产品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28.59%,占总营收比重达65.97%,较上年提升4.53个百分点。从客户结构看,销售额超百万元的核心客户贡献突出,且大客户数量显著增加,客户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尤其应用于药企正式生产或三期临床阶段的产品收入占该板块超六成,成为核心增长动力。细分领域中,公司在抗体(含ADC,抗体药物偶联物)、重组蛋白、胰岛素、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等领域表现亮眼,其中GLP-1相关填料产品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
从分析色谱业务的具体表现来看,赛分科技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相关专用色谱柱及分析级填料上半年销售额1153.91万元,同比增长55.17%。在国家糖化检测收费统一的市场环境下,公司凭借技术与服务优势持续提升市场份额;海外布局上,公司也在加大研发投入、健全产品矩阵,并计划推出新一代HIC(疏水相互作用色谱)色谱柱,进一步巩固国际市场竞争力。
皖仪科技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08亿元,同比增长3.79%;归母净利润104.71万元,同比扭亏;扣非净利润亏损469.77万元,上年同期亏损3642.43万元。
分业务看,上半年工业过程检漏仪器实现营收1.87亿元,同比增长7.34%;环保在线监测仪器实现营收0.73亿元,同比下降17.59%;实验室分析仪器实现营收0.26亿元,同比增长43.83%;其他业务实现营收0.21亿元,同比增长40.10%。
截至目前,公司产品已销往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获得了国际客户广泛认可。与此同时,公司已在泰国设立办事处,后续将根据市场和经营需要增设更多海外办事处。与此同时,公司已初步搭建了海外经销商网络,并在部分国家成功开发了大客户,为公司未来海外业务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上半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872.14万元,同比增长59.13%。随着出海步伐的加速,海外市场将成为公司未来的增长点之一。
力合科技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6亿元,同比增长4.59%;归母净利润1507.29万元,同比增长14.13%;扣非净利润1075.63万元,同比增长31.17%。
梅安森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23亿元,同比下降4.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72.78万元,同比下降10.8%。
近年来,矿山行业持续向好、政策红利密集释放与信息化需求旺盛交汇共振,为公司在矿山安全智能化建设等领域的业务拓展提供了重要机遇。近期,公司互动易平台公开回复显示,为更好助力煤矿客户智能化转型升级战略落地,公司将继续聚焦矿山安全智能化建设业务,重点拓展矿山机器人业务,助力矿山行业机器人替代战略的落地,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正积极推进地下空间机器人无人自主巡检解决方案研发工作,目前进展顺利。
尤洛卡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986.48万元,同比下降5.0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53.29万元,同比增长11.22%。
公司上半年收入下降主要受传统业务领域市场环境影响;业绩增长的核心动因体现为三方面:一是运营效率显著提升,营业总成本同比下降731万元,其中销售费用通过渠道优化同比减少910万元(降幅23.5%);二是非经常性收益贡献突出,政府补助等政策性收益同比增长726万元,同时投资收益同比增长391万元;三是税负结构优化,当期所得税费用减少231.73万元。公司当期业绩增长主要源于精细化管理效能释放与政策红利获取,下半年公司加速智慧矿山研发成果转化,推动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以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雪迪龙
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实现5.96亿元,同比增长3.70%;归母净利润实现6197.41万元,同比增长25.51%。
分业务板块看,公司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实现销售收入4.71亿元,较上年同期4.61亿元增长2.15%;工业过程分析系 统实现销售收入0.84亿元,较上年同期0.70亿元增长19.17%;其他业务实现销售收入0.42亿元,较上年同期0.44亿元 下降4.78%。
报告里提到,公司所处行业大环境利好。当前,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数字中国建设加速推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不断融合,促使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为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此外,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加快建立,为各类仪器仪表产品使用和品质提升提供了更多应用场景,生态环境监测行业也将进一步扩容。
理工能科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为4.07亿元,同比上升0.9%;归母净利润为1.1亿元,同比下降22.9%;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05亿元,同比下降18.2%。
公司在2025年半年度报告中提到,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业务持续深耕于能源和环保领域,推动智能仪器的国产化进程。同时,公司形成了由算力调度平台、模型训练及管理中心、业务专家模型库组成的人工智能战略蓝图,依托行业创新发展趋势,稳步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在软件与信息化业务方面,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9亿元,同比下降1.64%。电力软件产品销售面临挑战,公司计划通过深挖存量市场和积极开拓增量市场来提升销售。此外,环保智能仪器及运维与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23亿元,同比下降19.16%,而电力智能仪器及运维与服务实现营业收入9497万元,同比增长61.22%。公司将继续加大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力度,以应对市场竞争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