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账号?请注册会员
首页  >>  新闻资讯  >>  会员动态  >>  正文

博晖创新召开新型原子荧光重大专项2017年年度项目
会议

发布时间:2017-7-3     来源:分析测试百科

    2017年6月28日,由北京博晖创新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晖创新”)牵头的“十三五”重大科技专项新型子荧光光谱仪器开发及产业化项目2017年年度项目会议在博晖创新公司举行。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项目总体组、技术专家以及各任务单位负责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十三五”重大科技专项新型原子荧光光谱仪器开发及产业化项目2017年年度项目会议现场


    本次会议汇报了“十三五”重大科技专项新型原子荧光光谱仪器开发及产业化项目的各任务单位工作情况,并请技术专家组、责任专家组、用户委员会对项目整体方案进行质询并形成质询意见。


博晖创新总经理 卢信群

    博晖创新总经理卢信群在致辞中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希望通过本次会议的召开对“新型原子荧光光谱仪器开发及产业化”项目研发起到更好的推动作用。博晖创新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集核酸检测平台、光谱仪器平台、质谱仪器平台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在创业板上市。公司近几年承担多项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

    “新型原子荧光光谱仪器开发及产业化”项目是由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推荐的重大科学仪器开发项目,本项目设仪器开发和工程化任务4个,应用开发任务2个,分别由博晖创新、吉林大学、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检科院、农科院质标所承担。该项目于2016年7月获得国家科技部批准,项目总经费3327万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经费拨款1397万元。

    卢信群介绍,截止2014年,我国已经颁布原子荧光技术相关的国家行业标准157项,近年来在应对突发性重金属污染中毒等事件中原子荧光技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到长期稳定性、光谱干扰和散射干扰等问题的困扰,中国的原子荧光技术尚未得到国际上的认可和应用。本次项目采用了基于数字微镜技术的分光系统,可以提高系统的长期稳定性、消除光谱干扰、建立散射干扰扣除方法,进而提高仪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不仅能更好的服务于国计民生,而且能促进原子荧光技术获得国际认可,参与国际竞争,扩大应用领域,走向更大的市场。


技术专家组副组长、清华大学张新荣教授主持项目汇报工作

博晖创新首席科学家 周志恒

    

    博晖创新首席科学家周志恒从项目概况、项目目标、主要研究内容、任务分工、进度安排、完成情况等方面对项目进行了整体介绍,并就博晖创新承担的新型原子荧光光谱仪总体设计、系统集成及工程化部分的计划、完成情况等进行了介绍。

    “新型原子荧光光谱仪器开发及产业化”项目执行时间是2016年7月-2021年6月,参与单位有吉林大学、长春光机所、农科院质标所、检科院食品所等7家单位。项目目标是研制新型原子荧光光谱仪,克服现有原子荧光光谱干扰、散射干扰,提高仪器长期稳定性;在食品、农产品等领域建立重点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新检测方法,形成标准操作规程,开展应用示范;达到小批量试产要求,在项目验收后3年内达到3200万销售额;提升原子荧光产业竞争力,促进国际认可,获得更大市场空间。  

    项目包含仪器开发和工程化任务4个,应用开发任务2个。分别是:博晖创新承担的新型原子荧光光谱仪总体设计、系统集成及工程化;博晖创新承担的新型原子荧光光谱仪系统稳定性技术开发;吉林大学仪器科学承担的新型原子荧光光谱仪测控系统及软件开发;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承担的新型原子荧光光谱仪系统开发;检科院食品所承担的新型原子荧光光谱仪在进出口高关注食品中重金属检测的应用示范;农科院质标所承担的新型原子荧光光谱在农业领域高风险样品中重金属的应用示范。


项目各任务组代表及财务汇报


    各任务组代表从任务的研究内容、阶段计划、计划执行情况和取得的成果、任务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汇报。财务负责人对项目的经费使用情况、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财务报告。

与会专家从项目的汇报内容、财务情况、仪器可靠性、长期稳定性及应用等方面提出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讨论形成专家意见。



博晖创新“新型原子荧光光谱仪器开发及产业化”(2016YFF0103300)项目2017年年度会议参会人员合影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版权所有   |   京ICP备13023518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3807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16号1号楼6层   |   邮编:100037   |   电话:010-68596456 / 68596458
战略合作伙伴、技术支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网(M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