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官方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政务信息  >>  正文

苗圩出席国新办发布会介绍2018年工业通信业发展情
况并答记者问

发布时间:2019-1-30     来源:国务院新闻办官网

(摘录)


1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出席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介绍2018年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并会同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新闻发言人黄利斌,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谢少锋,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闻库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发布会由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局长胡凯红主持。

发布会上,苗圩部长表示,一年来,工信部主要从五个方面着手做了以下工作:第一,大力推进制造业创新发展。第二,深入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三,壮大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继续做好“两化融合”这篇大文章,持续深化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融合,出台实施数字经济发展纲要,加快部署推进发展工业互联网,积极推进智能制造工程,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不断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第四,扎实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第五,加快工业通信业改革开放步伐。

以下为部分现场实录——


胡凯红: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新闻办今天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很高兴请到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2018年工业通信业的发展情况,并回答大家提问。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闻库先生;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新闻发言人黄利斌先生;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谢少锋先生。

首先,请苗部长做介绍。

苗圩: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感谢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2018年工业和通信业发展有关情况。之前我们提供了一个书面材料给各位参会的记者朋友们,我再简要把里面的核心内容给大家讲一下。

2018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快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六稳”工作部署,工业经济运行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缓的发展态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好于年初预期,信息通信业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一年来,我们主要从五个方面着手做了以下工作:

第一,大力推进制造业创新发展。我们始终把创新摆在产业发展的核心位置,加大完善创新体系建设,持续组织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稳步推进工业强基工程,精心布局核心技术攻关,认真组织重大装备短板工程。持续深化军民融合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效,比如去年AG600水陆两栖大型灭火救援飞机成功在水上实现了首飞,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为此发来了贺电。

第二,深入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在破、立和降三方面下功夫。通过持续去产能,大力推进钢铁、电解铝等行业化解过剩产能,提前完成了“十三五”钢铁去产能目标。在加快推动降本减负方面,认真开展了降低一般工商业企业用电价格效果评估和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两项专项行动,推动企业营商环境持续得到改善。

第三,壮大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继续做好“两化融合”这篇大文章,持续深化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融合,出台实施数字经济发展纲要,加快部署推进发展工业互联网,积极推进智能制造工程,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不断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

第四,扎实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提前超额完成了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出的网络提速降费的年度目标,同时加紧推进5G研发和产业化进程,完成了5G第三阶段测试。加大了在农村地区推进宽带网络进村工程,推行电信普遍服务,加快部署IPV6推广应用。同时,加强行业管理和安全保障措施。

第五,加快工业通信业改革开放步伐。持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实现一般制造业全面对外资开放,制定路线图、时间表,同时将上海自贸区开放电信增值业务的政策推广到所有自贸区。我们还落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的成果,成功创建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合作机制,不断拓展新兴领域的国际合作。

回顾过去的一年,在困难和挑战超出预期的情况下,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努力攻坚克难,妥善应对中美经贸摩擦,支持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深入实施消费品“三品”战略,打好工业通信业污染防治攻坚战,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较好成效,圆满完成了全年目标和任务。这些都为我们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制造业、通信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以上是我对过去一年情况的简要介绍。下面的时间留给记者朋友们,欢迎大家提出各方面的问题。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2018年工业运行总体情况如何?面对较大的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工信部将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谢谢。

苗圩:2018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我们克服困难,主动作为,按照中央六稳工作部署,妥善应对各方面的挑战。总体情况,可以从两个方面概括。

的方面表现为:增长基础不断巩固,2018年工业增加值规模首次超过30万亿,就像GDP超过90万亿人民币一样,我国工业继续保持全球第一的位次。改革开放红利持续释放,2018年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处在合理区间。经济效益平稳改善,在2017年利润增速比较高的情况下,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比上一年增长了10.3%,快于6.2%增加值增速,表明效益改善情况要好于价值量增长。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比上一年提高了0.11个百分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工业投资稳步回升,2018年工业投资同比增长6.5%,比上一年加快2.9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5%,是20157月份以来最高增速,已连续9个月实现回升。

大家都知道,工业投入产出的关系是,今天的投资一定会带来明天的产出。制造业投资保持不断增长的态势,使我们坚定了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制造业投资当中,接近50%是技术改造投资,不是扩大产能、扩大规模那种外延式的投资增长,而是提高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转换升级向价值链的中高端迈进方面的投资。这些投资当中,大约70%以上是民间投资。

的方面:2018年超额完成3000万吨钢铁去产能目标任务。到2018年年底,已提前完成十三五确定的钢铁去产能1.4-1.5亿吨的上限指标。但是还有个别几个省十三五钢铁去产能目标没有完成,大概2000万吨,我们要继续支持。另外,400万吨电解铝产能实现了跨省置换。通过这些措施,工业产能利用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带来了钢铁、电解铝等行业价格恢复性增长,实现效益快速增长。

新动能支撑作用不断加大,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7%,明显高于6.2%的整体工业增速。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达到8.1%,也高于6.2%的整体工业增速,这些都是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成效。

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2018年取消了船舶建造、飞机制造外商准入限制,以及专用车和新能源汽车外商股比投资限制,同时明确了其他类汽车开放时间表和路线图。以此为标志,一般制造业已经基本上实现对外资全部开放。随着开放措施的不断增加,去年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达到了412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22.9%,一批制造业领域重大外资项目落户中国。社会上有些在传外资因为中美经贸摩擦撤离中国,实际上还有继续投资中国的。

今年我们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总体部署,在六方面推进制造业、通信业进一步发展。

一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企业与大学、研究所之间的产学研联系。要继续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这个创新中心不同于以往的各种形式的创新中心,不是事业单位性质,而是企业性质,投资主体都是行业内的骨干企业,完全遵循企业化管理模式。创新中心本身要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有自我造血能力,不是仅靠着财政资金来发展。创新中心的定位是面向行业提供共性技术,而不是个性技术的突破。

二是进一步扩大拓展国内市场。要支持车联网发展,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推进4K等超高清视频产业创新和应用推广,支持邮轮建造,发展2022年需要的冰雪装备,这都是新的增长点。同时,我们还要持续升级扩大信息消费,支持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产品创新发展。

三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要继续开展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活动,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实施新一轮的重大技术改造工程。

四是要积极培育优质企业。要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减轻中小企业税费负担,引导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五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要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制度,而且负面清单长度会越来越短。我们在自贸区自主开放取得经验的基础上,把自贸区开放的领域、范围扩大到全国所有地区。

六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要进一步实施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建立为企业服务的理念,进一步降低制造业的增值税税率,持续降低制造业用电价格等。同时还要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支持制造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

总而言之,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对今年工业经济发展还是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经济日报记者:

当下中小企业的发展备受关注,工信部作为中小企业的主管部门,下一步在帮扶措施上有哪些具体的想法?谢谢。

苗圩:11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民营企业发展的座谈会。在这个会上,习总书记明确指出,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是党中央一贯的方针,这一点丝毫不会动摇。大家都知道,在我国,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是高度相关的,按照大小来划分,99%的企业是中小企业。按照企业的所有制性质来说,民营企业中99%是中小企业,所以这两个互为主体。民营企业当中,困难最多、最需要帮扶的也是民营的中小企业。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客观上就是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这也符合国际通行的惯例,还体现了我们竞争中性的原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的宏观指导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提高政治站位,把促进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工作,作为坚持我们基本经济制度、落实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一项重要任务认真贯彻落实。现阶段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解决中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困难:

第一,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一是发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的作用,实施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降费奖补政策,推动建立起政银企风险分担机制。我们已经建立了600亿元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担保基金,我们将继续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一起发挥好基金的作用。二是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要继续开展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推动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和教育活动,推动完善知识产权等动产的质押融资机制。三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清理政府部门和大型企业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的专项行动。现在这个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当中,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清偿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超过1500亿元,我们还在不断推进中。四是发挥好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引导作用,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种子期、初创期、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用股权投资方式来支持这些企业的发展。

第二,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作为企业自身,一是提升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和水平,继续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每年组织对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化培训1万人次以上。同时,开展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行动计划,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和信息化推进工程。二是推动双创工作向纵深发展。大家都知道,这几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想在现有的基础上把这项活动再向纵深方向推进,支持更多企业开展创新创业,培育小型微型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继续办好创客中国大赛。

第三,提高政府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实效。优化国家中小企业政策信息互联网发布平台,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发挥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的作用,在这些方面更好地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

第四,推动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加快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建设,要在中德、中意建设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园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同时,还要提升APEC中小企业信息化促进中心服务能力,促进我国和APEC经济体之间的中小企业合作。

总而言之,通过这些方面的措施,进一步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克服眼前困难,实现可持续发展。

 

 

光明日报记者:

我国承诺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请问在工业领域我国的开放程度如何?今后将会有哪些继续扩大开放的举措?谢谢。

苗圩: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制造业在不断开放的环境下发展壮大。按照对外开放的总体部署,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宣布的扩大开放政策,制造业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2018年,我们修订出台了外商投资准入的两个负面清单,飞机制造、船舶建造和汽车都制定了对外开放的时间表。同时,还取消了稀土等矿产资源冶炼环节对外资的限制。现在在准入环节,一般制造业已经全部对外开放,即使像汽车行业目前没有全部开放,也制定了时间表,最迟到2022年实现全面对外资开放。

除了准入环节,去年进一步下调了进口工业产品关税。拿汽车来说,过去整车进口关税是25%,去年一下就降低了10个百分点,现在整车进口关税是15%。汽车零部件进口关税原来是15%,去年降到了6%,这个幅度还是很大的。我只是举一个例子,其实有8千多种工业类产品,按照税号都不同幅度降低了关税。现在关税总水平已经大大低于全球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甚至接近某些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刚才我提到了,在全球直接外商投资,就是FDI下降超过40%的情况下,中国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却保持较快增长。刚才另外一位记者朋友也提到了今年17日特斯拉上海新能源汽车项目的开工建设,成为对外进一步开放的首批直接受益者。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要求,从以下几方面推动工业对外开放:

第一,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落实好已经承诺的飞机、船舶、汽车、电信等领域的开放政策。

第二,进一步研究工业、通信业进一步开放措施,比如扩大鼓励外商投资范围,推动重大外资项目加快落地实施。

第三,进一步修订产业政策,坚持对内资外资企业在中国发展一视同仁的原则。同时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取消负面清单以外领域对外投资的各种准入限制,构建起内外一致、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总体上,中国仍然并将长期是外商投资的一片热土,我们有巨大的国内市场,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我们也欢迎各国企业进一步扩大在中国的投资,我们将会创造更好的环境来服务这些企业,使这些企业能够共享我们的发展成果。谢谢。

 

华尔街日报记者:

去年福建晋华集成电路有限公司被美国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这家公司已经正式向美国商务部提出请求,要求从这个名单当中除名。请问工信部能够在哪些方面帮助到中国遇到类似境况的公司,如果有的话,请列举一下类似的具体措施。请问工信部能在哪些方面帮助该领域公司的发展?这一案例是否会影响这类公司的发展?谢谢。

苗圩:去年10月份以后,美国商务部泛化了国家安全的概念,滥用出口管制措施,以所谓可能使用了来自美国的技术,威胁到了美国的军事系统基本供应商的长期生存能力为由,大家都注意到,用可能使用了可能威胁到了等理由,对福建一家还在建设过程当中、产品还没有量产的企业实施了出口管制,我们认为是站不住脚的。

当然,我们也了解到,实际情况是美国的美光公司2017年在美国起诉了台湾联电和福建晋华。福建的这家投资集成电路的企业,本身并没有技术,他们通过技术转让的方式,获得来自台湾联电的DRAM技术。如果要说有技术的争议,也应该是台湾联电来负责,福建晋华是无辜的。

所以,通过这个事情,我们希望能够客观、准确地对待中国企业,我们希望美国政府能够改变错误的做法,把晋华从出口管制实体清单中移除。对于晋华和美光之间的纠纷,我们认为是企业关于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可以由企业之间自主决策。事实上,两家企业已经开始在接触,我们对此予以高度关注,但是我们不干预企业之间商业上的谈判。

 

 

中国电子报记者:

我们了解到,在2018年政府机构改革当中,有很多省市建立了大数据管理局,地方对大数据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视。请问工信部今后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进一步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谢谢。

谢少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数据发展,把他列为国家战略。在相关部委的共同推动下,我国大数据发展在顶层设计、产业集聚、技术创新、行业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在顶层设计上持续完善。全国各地加强贯彻落实《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及相关政策,十多个地方已经设置了省级大数据管理机构,30多个省市制定实施了大数据相关政策文件,多层次协同推进机制基本形成。

二是行业集聚示范效应显著增强。建设了贵州、京津冀等8个国家大数据综合示范区,以及5个国家大数据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区域布局持续优化。

三是技术创新取得突破。国内骨干企业已经具备了自主开发建设和运维超大规模大数据平台的能力,一批大数据以及智慧城市方面的独角兽企业快速崛起,大数据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逐年增加。

四是行业运用逐渐深入。全国各地积极组织了大数据产品和应用的解决方案的案例集,以及优秀解决方案的遴选等工作,并积极组织开展了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和示范项目活动,加快推动大数据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下一步,我部将加强数据治理,积极推动出台电信和互联网网络数据管理政策和安全标准,持续优化大数据发展环境,扎实推进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谢谢。

 

胡凯红: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苗部长,谢谢三位发言人,谢谢各位。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版权所有   |   京ICP备13023518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3807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16号1号楼6层   |   邮编:100037   |   电话:010-68596456 / 68596458
战略合作伙伴、技术支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网(MEI)